物理實驗中,當我們將一顆充滿空氣的皮球用力壓入水裡,放手後皮球就會迅速彈回水面;同樣的,全球金融市場因為情勢緊繃的貿易戰爭而回檔,但美中兩國態度漸趨和緩,加上企業財報傑出,股市自然強力彈升。

年初以來,川普及其執政團隊祭出一道道加徵關稅的緊箍咒,中國也推出同等規模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的措施,貿易戰似乎箭在弦上,正當此時,美國參議院通過一項議案,賦予國會在政府決定以國安為由徵收關稅時能發揮作用的權力,希望抑制川普濫用總統職權,取得監督權力,市場對政經局勢激烈發展的預期降低。

中國雖然強調「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制」,但相關言論未直接提到具體的報復行動,也表示遭遇貿易問題時應坐下來協商,儘量找到解決方法,這是為保留與美國重啟談判的空間,而美國商界也指出新清單中包含大量消費品,將影響美國消費者和零售業者的利益,替直奔向衝突的可能性踩下煞車。

如果美中貿易戰的規模未再擴大,美國曾經對中國動用過五次「301條款」,最後都是通過談判達成協議,這次也循以往模式,透過世界貿易組織(WTO)下的爭端解決機制處理,雙方損失會在可控制範圍,世界經濟情勢也不至於失控,會是下半年一開始的好消息。

從臺灣加權指數的技術面觀察,目前是多空爭奪戰,指數位置隨著多空訊息而在位於10,727點的年線而上下震盪,看似方向不明朗,增添了投資的困難度。

然而,臺灣加權指數其實有失真的情況。每年的除息時指數都會「蒸發」,例如2018年預估除權息指數就會少400多點,主因為除息時不調整指數的基值而直接扣減,今年以來,已經有臺積電等重量級公司除完權息,意味著光看臺灣加權指數分析可能誤判。

「臺灣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為臺灣證券交易所編列,每當有上市公司除息時,就會調整指數的基期,使得指數維持不變,不會因為配息而降低,現階段臺灣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為18,823點,而且位於所有均線之上,季線也高於年線,透露出長期牛市仍舊存在的訊息。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的基期,是以2002年12月31日臺灣加權股價收盤指數4,452.45點為基值,意味著,如果還原權息,臺股其實早就突破1990年的12,682點,臺股,其實比想像中強勢。

臺股維持中長多不變,而持股比重仍為七成,惟避險部位不可偏廢。

電子股為牛市必備主流,蘋概股進入旺季,整體供應鏈需求熱絡,股王大立光第3季預期會比第2季更好,近期反彈強勁,一反去年11月以來的弱勢,股價重回5字頭;臺積電由貼息轉向填息之路,接下來19日的法說會相當重要,焦點在於第3季的業績可望止跌回升,但挖礦需求、貿易戰是否影響下半年需求。

電子中游如可成,上半年雖然智慧手機出貨平淡,但由筆電部門營收成長彌補,7月起,蘋果新機開始拉貨,動能可望持續到年底;而鴻海則仍困擾於本業獲利轉型,外資賣壓減緩,回補買盤有待觀察。

美國那斯達克生技指數(NBI)本波走勢堅挺,將挑戰今年初高點,臺灣的生技醫療類股也受激勵有所表現,由於港交所開放無營收、獲利的生技公司IPO,將成為該類股股價點火的觸媒,逢低亦值得留意。

(作者是資深證券分析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