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環環有房”的第187篇原創。

  在傳統的乙方呆久了,回過頭來看,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乙方不僅僅是甲方大魚喫小魚小魚喫蝦米的傳統下線,受盡層層盤剝加心力憔悴。而且,還源源不斷地爲甲方輸送着人才。

  這不,又有舊同事發出了邀請。多年不見,也少聯繫。這幾天突然熱情起來。原來才知道,某美女離開公司這些年,先是去了幾百公里外的某一線城市,時間不長,又返回這座同樣是一線城市的地方,不斷地換着公司,兜兜轉轉,進了現在的甲方。

  這甲方在地產圈裏不算太優秀,規模上也排不到TOP的前五十,最多在TOP100的後三十名裏打轉,但做產品頗有些個性。去年以來,拉了一家本土房地產智庫做過一輪顧問服務,隨即高調宣佈進軍特色小鎮。其實是一頭霧水地進,至今,仍然是一頭霧水地在摸索。

  舊同事就是在這間甲方公司的研究機構裏做工,研究的業務領域當然是傳統房地產以外的東西,比如養老,產業,教育,醫療等。這些年房地產商有傳統住宅開發的“基本盤”,探索新業務自然不計成本,在延攬人才方面就相當地不拘一格,總之,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說回舊同事。

  甲方的研究機構裏待著,終究是要出成果的,否則光拿高薪也不叫個事兒。再者,地產圈說大也大,說小也小,無論如何,老東家這些年爲他人做嫁衣所付出的努力還是看在眼裏的。於是,通過微信,聯繫上了。很快,促成了不到一週時間裏登門拜訪。

  名曰交流學習,其實無非是掏點料,開開腦洞,全是務的虛。我領導的判斷是正確的,因爲很快在交流過程中一一得到驗證:人家根本沒有帶着項目合作的意向過來。美其名曰整合資源。

  不過在交流過程中也讓與市場有點距離的乙方更多的瞭解到甲方的處境,這裏單單從拿地說起。

  以前拿地的主流渠道,不用多說,是招拍掛,土地市場上公開的招拍掛。地王大戰的記錄不斷被刷新,刺激得市場像打了雞血。就連地產圈外面的普通購房者都忍不住圍觀過來。彷彿全社會都在消費一場又一場土地的盛宴。

  不過這都是過去式。這一輪調控以房住不炒爲基調,許多環節的生態競爭環境漸漸發生着變化,土地供應也在其列。政府推地時會另外搭一塊地給開發商做產業,就像買豬肉強搭豬下水一樣。住宅商業可按原來的思路開發,該限價限價,該限購限購,產業這塊地就沒那麼好了,別想着給多少年大產權的美夢,因此,想抵押融資是不容易的,甚至根本沒有可能。這樣就是逼着開發商做產業。

  也能理解。地方政府與開發商雖然傳統意義上是同飲一江水共建一座城,屬同一戰壕,但畢竟開發商想賺的是蓋房賣房的錢,地方政府總得爲國計民生考慮,不能再像早些年那樣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

  開發商做產業,難在哪裏?難在不懂,沒資源,同時也沒人才。但開發商最不缺的是錢,儘管用錢的成本其實一直非常高,但與其他行業相比,仍然是大門大戶,這一點鬱亮可是說過的。人家都承認,找不到一個和房產賺錢前景相當的行業。

  前面說過,開發商被逼做產業,做房地產+,又不懂,又不想從零開始學,所以只剩下一條路,花錢買。高薪買高人,用錢砸資源。於是,傳統的乙方里的人才往甲方奔也就不奇怪了。通常情況下,乙方的人才成長路徑是這樣的:招實習生帶着做項目,三兩年成熟一過,飛了。乙方用人的關鍵就是這三兩年,成本極低,能幹活,留則留,不留則走,再校招去。隨便到甲方公司總部裏看一看,做產業做新業務的,大多數就是這樣招安進來的。

  至於做產業,這些年眼見得開發商一個熱點一個熱點地追:特色小鎮、休閒農業、養老地產、體育產業、文創產業,試來試去,發現並非想像的那麼美好。試出來一地雞毛。最終才明白,自己熟的還是蓋房子賣房子。再說,習慣了賺大錢,小錢也瞧不上。特色小鎮被玩得溜溜轉,最後只見房子不見特色產業。

  比如前面說的那位舊同事,據她私下說,這幾年在甲方,關注的產業不少,委託的乙方不少,交的學費和冤枉錢也不少,確實沒搞出啥名堂出來。某些知名房企喊得響,但利潤貢獻不及傳統住宅開發的一個零頭。如果想看到轉機,估計得到開發商傳統的路子走不通的時候,纔會在產業上嫁接出若干種模式來。而現在,市場不又開始熱起來了嗎?尋找產業,還是慢慢來吧。

  房地產市場裏看到這些匆匆而過的尋找產業的,也算一大風景。不知道今年開發商會用城鎮化城市羣都市圈包裝出多少個概念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