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势分析: 新的一年开始,台股气势如虹,5个营业日就突破去年的最高10,882点,看来2018年如同其谐音「爱你一发」,元月就有了好的开始,惟盘势为何急于赶路,背后原因需深究。

 

国际股市带动是主因,多头藉著去年底的美国税改过关展开攻势,道琼、标普500和那斯达克等重要指数创下历史新高,成为全球金融市场领头羊,不过,下半年变数不少,极可能是「元月效应」如此灵验的真正原因。

股市的活水-资金,第1季较为宽松,随后渐趋中性,因为宽松货币政策的盛宴将告一段落。美国联准会去年10月开始缩表,今年继续进行且金额逐季放大,如无意外今年也将升息3次;欧洲央行购债计划预计到9月底告一段落。

中国人行已强调去杠杆「宏观审慎」;日本央行嘴上强调宽松,资产负债表规模却出现了QQE 以来的首次缩减,由种种迹象可看出,资金最充沛的高原期即将过去,如何「正常化」将是各主要央行未来的思考主轴。

台湾利率已「连6冻」,虽尚未有通货膨胀的威胁、无立即升息的压力,但根据行政院主计处预估,2017年经济成长率(GDP)上修为2.58%,较原先测值上修0.47个百分点,且2018年GDP预估为2.29%,也比原预测上修0.02个百分点,市场开始揣测利率「解冻上调」的时机,如跟随世界大部分国家动向,资金宽松或利率走低的日子有限。

特别提醒的是,美国税改将造成企业将部分资金班师回朝,由于2004年时,小布希政府实施国土投资法,曾吸引企业将约三分之一的海外获利汇回投资、回购股票或配发股利,这次税率没有当年优惠,但应仍有类似成效,据估计这些重量级企业海外累积获利约2.6兆美元,如真移动,是数千亿美金规模,甚或造成连锁反应削弱全球资金行情,是不可轻忽的变数。

合理推估,第一季的景气并无疑问,资金也是最为充裕,因此法人大户动作频频,多方猛攻其来有自,但主轴和时点拿捏,方为绩效决定要务。

操作建议:

持股比重仍是7成,价值股、低基期加上低市值族群为这次主角。代表原物料的CRB指数,元月初刚创下近1年来的高点,原油、黄金、大部分的工业金属、棉花等价格震荡趋坚,此一族群如纺织、塑化、钢铁上游等或是今年多头伏兵。

生技医疗类股在2015年见到高峰后即陷入整理,惟产业仍极具爆发力,日前香港宣布生技股在港挂牌可不受营收条件限制拉拢,即是一例,可以营收可预测性高的医疗器材或ETF切入布局;外销产业如汽车零组件有美东超低温题材可留意。

短线上,电子股买盘难免观望,股王大立光本波跌势急且深,11日的法说和18日的台积电法说成关注焦点,美国消费电子展(CES)将在9~12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预计有150个国家超过4,000家厂商参与,CES近年将重点放在新科技应用。

本次最热门的话题是人工智慧,包括智慧家居、无人驾驶、机器人等将是各厂商重兵集结之处,虚拟与扩增实境、曲面萤幕、穿戴装置、汽车电子等族群可追踪。

(工商时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