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沒上幼兒園前每天陪她24小時,但不是全身心的陪伴,我在她跟前要麼玩手機,要麼忙家務,幾乎沒時間坐下來和她一起看一集動畫片,我也不知道我在忙啥?反正挺忙的,對她還總是很不耐煩,只有娘倆坐下來看書時,纔是我倆的歡樂時光,這個讀書時間我可以放下一切陪著她。其他時間瞎忙活。

到她上了幼兒園開始,每天也就是早晨起牀,送她去幼兒園的路上和回來路上,我倆一邊走,一邊聊天,她很開心,我也很開心。回到家我又開始瞎忙。忙著做飯,忙著各種我認為需要忙的事。就是不願意坐下來陪她。我自己給自己的藉口,就容易我很忙,我很累,我需要自己的時間。

其實我更需要自我檢討,我忙為了什麼?難道就是為了忙?孩子被我放什麼位置?高質量陪伴的時間還需要增加。好好珍惜我們娘倆共處的這段時日吧!等她大了,我就我有的是自己的時間。


我們家小安現在上幼兒園了,每天我陪在他身邊的時候有近5個小時,也就是早上他起牀的半個小時,晚上從幼兒園回來直到入睡前,都是我來陪伴的。我個人認為,高質量的陪伴對於孩子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要勝於任何人,所以他們很願意在放學之後,和家長在一起,釋放一天的壓力。

其次,家長可以通過陪伴的時間瞭解到,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做到自己心裡有數,也好及時疏導孩子的情緒。

然後,家長也可以利用這個時候,傳遞給孩子一些信息,例如鼓勵孩子的進步,或者一起制定日常慣例表之類的。

最後,家人的陪伴勝於一切。希望父母都可以抽出點時間來陪伴自己的孩子。


謝謝!時間如果想擠,每天十分鐘與孩子在一起,也是有效的陪伴。另外,工作如果達到了熟練的程度,就可以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抽出寶貴的時間陪伴孩子。

1、在孩子上小學四年級之前,我每天只要下班,基本上就都會陪在孩子身邊。現在孩子四年級了,加上他是男孩子,個人認為男孩子還是要離母親的照顧遠些,多接觸一些規則,所以現在我在刻意拉大與孩子的距離。

2、對於年齡很小的孩子,比如小學四年級以下,我是建議孩子必須每天都見到自己的父母的。你可以工作很忙,身心很疲憊,但請讓孩子清晨醒來,能看到身邊忙碌照顧自己的父母身影;你可以忙,但請中間,比如午休時間回家陪下孩子,對於上學的孩子,可以給孩子買個水果盒、雞腿、給米飯定上時,給孩子留下字條,告訴孩子注意人身安全,放學後先喫點自己準備的東西,寫作業,讓孩子時刻感受到父母的愛。文字的陪伴,也是陪伴!

3、其實父母忙碌的身影,孩子看在眼裡,也會對父母心生感恩。當他們看到父母取得的成就,也會替父母高興!所以,並不是全天守在家裡,守在孩子身邊,就是對孩子的有限陪伴!真這樣,孩子大些了,不會有「我的媽媽是啥也不會的家庭婦女」的感悟呢?

祝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很樂意回答你的問題,從決定要做媽媽起,孩子在我這一直是老大,我可以不要工作,但是我一定要陪孩子,錢少就少花些,我都儘可能的陪著孩子。記得我大姐給我講過一件真事,她和老公那時都是正式工,平時沒空帶孩子,她孩子三歲那年她回去看她,孩子問她,阿姨你找誰?可想當時大姐有多傷心,後來她再辛苦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這種例子多了去了,錢永遠是掙不遠也掙不夠的,可是缺席了孩子的成長,將是多少金錢都沒有辦法彌補的。

現在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沒有工作,就靠老公一個人,我們平時基本都是陪著孩子,週末全家一定集體活動,雖然我們條件都不好,可是孩子是開心快樂的,他們不攀比,有愛心,懂得感恩會關心父母,他們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這對於我們來說都是無價的,是滿足的。


早上7:40送幼兒園,孩子上課,媽媽上班。

下午5點見面,一直到晚上9點睡覺,每天陪著孩子的時間也就5小時左右吧!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做些什麼呢?

首先,早飯晚飯一起解決;喫飯時聽播放的故事,牛聽聽播放器可以設定好時間,自動控制

其次,一起完成任務,手工製作或歌曲熟悉等

最後,讀故事書,繪本書,每天必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