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在學習一門網上課程:劉媛媛的《普通人快速崛起的31堂修鍊課》。學習這門課的初衷是想幫助女兒找到更高效的學習方法。劉媛媛,是安徽衛視《超級演說家》第二季的冠軍,在此之前,她連一個正規的演講比賽、一次演講培訓都沒有參加過。她用3天時間總結出演講套路,然後在不被人看好的情況下,一路跌跌撞撞,打敗知名的演講教練,登上冠軍寶座,一夜成名。劉媛媛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村寒門家庭,少年時的她性格叛逆、成績很差,後來考入縣城中學,成績也是墊底。之後她用一學期的時間考到年級12名,再用一學期考到年級第一。高考時她沒能考上夢想的北大,而是考上了對外經貿大學。大學畢業時,她用兩周時間制定計劃,六個月的時間備考,最終考上了全國分數最高的北大法律專業研究生。

在成為超級演說家冠軍的兩個月後,她又通過了全國司法考試。

24歲,從沒有做過領導的她創立自己的傳媒公司,成為一名90後創業者。近年,她又在千聊和荔枝等平台上推出了自己的網路課程,在千聊上的課程學習人次已經達到200多萬……當有人詢問劉媛媛的成功秘訣時,她回答說:「說出來可能讓人發笑,我靠的是強大的學習能力。」在信息更新迅速的現代,能拉開人和人之間差距的,不再是她掌握了多少知識信息,而在於迅速吸收新知識的學習能力。在這個「百舸爭流」的時代,從小培養孩子持續的學習能力,是一生最好的禮物。2什麼是學習能力呢?學習能力包括三個要素:規範的學習行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的學習方法。有了規範的學習行為,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形成適合自己的有效學習方法,三者是相輔相成的,規範的學習行為是前提,是基礎。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

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孩子更高效地吸收知識,做起事情事半功倍,自然不會拖拉、總是需要家長們時刻盯著;孩子們也懂得自主複習,更加牢固、深刻地記下知識點。這三個方面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共同組成綜合的學習能力,直接影響學習的效率和成績。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讓孩子逐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3那麼,怎樣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呢?第一,培養目標思維。為什麼孩子學習沒有動力?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目標,沒有目標的人做什麼都容易放棄。當劉媛媛從鄉村進入城裡的高中時,她在心裡對自己說:我一定要考上北大!每個人都會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拚命,但絕不會為了任務而努力。當孩子把學習和夢想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產生強大的動力。當把學習當成了任務或者學習是為了其他人的時候,學習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馬拉松賽跑的選手在跑步時,會把自己的目標拆分成一段又一段的小目標,完成一段會稍作休息或補充水分,然後再繼續完成下一階段目標。這種方式能給人以信心,讓整個長跑過程顯得更為輕鬆。孩子也一樣,在面對一個長遠的目標時,難免有畏難情緒,如果我們幫助其將長遠的目標拆分成一個個小的、可視化的目標,就可以減輕孩子的畏難情緒,讓孩子有信心用意志力實現這些目標。

如果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不斷看到自己的努力變成了看得見的實際成果,那麼他們就會產生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勵自己去挑戰下一個目標。

第二,學會制定計劃時間來到2013年5月,留給劉媛媛準備考研的時間是6個月。考北大法律系,對於沒有任何法律基礎的她,其中的艱難和不確定性不言而喻。她卻準備地不慌不忙,信心十足。開始複習之前,她花了2周時間潛心研究歷年真題、各個知識點的分值佔比、難易程度,最終制定了自己的考試策略,然後開始按部就班地複習。「在完成計劃的那一刻,我就預感百分百能成功。」劉媛媛說。有些孩子不願做該做的事,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這時候就需要父母助一臂之力,引導孩子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計劃一定要以孩子為主導制定,特別是面對一件孩子不樂意做的事情時,要讓他自己給出一個完成時間,在他完成之後,剩下的時間一定要由他自由支配,孩子才會更有積極性和主動性。當孩子能夠堅持按照計划行事,並養成良好的習慣後,孩子就打開了自主學習的大門。第三,對孩子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在劉媛媛逆襲的過程中,正確的方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真正聰明的人應該做「會學習的人」,而不是做「最勤奮的笨蛋」。很多父母特別注重做計劃,並時時檢查孩子每項是否都按照計劃完成,一旦完成得不理想就「秋後算賬」,而不關注孩子執行的過程是否順利,是否需要幫助,是否計劃還存在著問題需要調整。

學習方法非常關鍵,但是小學初中的孩子因為年齡小,很難領悟這些學習方法的好處,有時候即便你告訴他了,他也可能囫圇吞棗,沒有認真執行,比如如何預習,如何複習總結?怎樣使用工具書?怎樣進行時間管理?怎樣使用思維導圖?家長可以先掌握這些學習方法,然後在輔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再把這些方法融會貫通進去。

第四,引導孩子總結反思劉媛媛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個特別好的習慣,就是特別喜歡總結反思。不會做的題目,她會反思:我看到已知條件想到了哪些知識點和解題思路?答案對於已知條件,使用了哪些知識點和方法?我是想到哪一步才想不下去的?我為什麼沒有想出答案中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呢?會做的題目,她也會反思:我看到已知條件,聯想到了什麼,然後想到這個解題思路的?想要做出這個題目,都需要掌握哪些知識點?答案的解題思路,比我想到的更好么?擅長反思、總結並改進的人,在人生道路上總是比別人走得更好、更快。更有一種睿智的人,他們不但善於總結自己人生路上的一切過往,而且還善於從別人的成功或失敗中吸取養料,將其中的精華珍視起來,使自己得以免疫,更快更好地發展自我。引導孩子養成反思總結的習慣非常重要。當孩子受挫的時候,不要打擊孩子,而是靜下心來一起跟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並給予孩子鼓勵,讓他繼續加油。當孩子取得成績的時候,也要分析一下這次成功的原因,有什麼成功經驗可以複製,並把它記錄下來。中國有句老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陪著孩子學習,不如教會孩子學習。因為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覺學習的能力是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總結為3點

1. 有目標感,並且能夠將大目標細分成多個小目標

2.根據小目標制定目標達成計劃

3.在計劃中,善於藉助學習方法和技巧

4.反思目標達成情況,並及時總結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