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1 月 30 日,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曉凌等的研究論文《The earliest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high-altitude Tibetan Plateau 40-30 thousand years ago》,公布了尼阿底遺址這處來自青藏高原腹地的重大考古發現及其研究成果。該項發現將人類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歷史推前到 4 萬年前,也書寫了世界範圍內史前人類征服高海拔極端環境的最高、最早的記錄。

Science 論文:The earliest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high-altitude Tibetan Plateau 40 thousand to 30 thousand years ago

新聞:《科學》:人類4萬年前已登上青藏高原-新聞-科學網


祝賀,期待有更大的成果。

1.在這個事情上,知乎和其他媒體對發Science的尼阿底遺址要比前幾天發Nature的觀音洞遺址 反映更快

2.尼阿底遺址的材料並非首次發表。此前入圍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時還是叫「尼阿木底」遺址,囿於每年十大幾乎都只有1項舊石器的傳統,最終沒能入選十大。網上不難搜到相關信息,比如http://www.ccrnews.com.cn/index.php/Index/content/id/63577.html 。這裡面意義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3.一點體會

人類何時佔據青藏高原一向都是熱點問題,此前青藏高原已發現約百處細石器或打制石器地點,但是除了那些很晚的、與陶器共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年代在距今5000-3000年,如昌都卡若、拉薩曲貢),其他都沒有經過系統發掘、有確切的地層和廣為接受的絕對年代數據。

色林錯舊石器地點的位置,距尼阿木底遺址(色林錯西南岸)很近。圖引自袁寶印,黃慰文,章典. (2007)藏北高原晚更新世人類活動的新證據[J].科學通報 52(13), 1567-1572. 發現者主張石器具有典型舊石器中期特徵,年代為距今4~3萬年,但似未被廣泛接受

雖然青藏高原邊緣地區有一些證據,如柴達木盆地海拔3000米左右的冷湖和小柴旦地點,藏北高原(如色林錯東南岸的各聽、伶侗雜得地點)、西藏西北部(如夏達錯東北岸地點)也有一些線索。但直到最近,西藏到底有沒有舊石器文化還是一個問題,一些學者認為人類永久性(季節性的可以有)佔據青藏高原不會超出全新世範圍,換言之只有已會食物生產的農業群體才行。所以尼阿底的發現非常厲害,如果年代確鑿的話,我們之前確實低估了狩獵採集者適應極端環境的能力。比如,凈地表生產力很低意味著動物密度有限,空氣稀薄限制長距離行走和奔跑,外加年均氣溫低,狩獵採集者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獲取足夠的高熱量食物資源,真的是很難想像。如果說平時居住在高原邊緣,只有夏秋之際進入高原腹地,這樣的流動性更難以想像,更大的可能是還有很多同時期的舊石器遺存尚未被我們發現。

圖引自高星,周振宇,關瑩.青藏高原邊緣地區晚更新世人類遺存與生存模式.第四紀研究,2008,28(6):970-977,圖中1為冷湖,2為小柴旦,年代數據為3萬年左右,但遺物並非發掘自地層

其次,人類拓殖青藏高原的具體過程和路線,傳統上都更關注青海-藏東北區域,類似一個逐級升高的三級跳過程,而且也免不了以東亞為中心向外擴散的視角。然而年代如此早的尼阿底的位置是在西藏腹地,這對已有的模型是很大的挑戰。像從克什米爾(河谷地區海拔與柴達木差不多)甚至喜馬拉雅山山南進入西藏西部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另外,分子人類學構擬出的現代人從非洲到東亞的遷徙路線,不論南線還是北線,都是繞開青藏高原的,但是尼阿底的發現提示我們更複雜的實際情況,在上述主流之外也必然有一些支流是途徑高原腹地的。最近不少遺傳學研究都顯示出人類最早進入青藏高原是在末次盛冰期以前,比如 Lu D , Lou H , Yuan K , et al. 2016.Ancestral Origins and Genetic History of Tibetan Highlanders. 主張最早的一波是在距今6-4萬年左右。考慮到色林錯附近確實有比尼阿底更早的、舊石器中期特徵的石製品發現,這個年代從考古學上來說也不是不能接受,只是還需要更充分的地層和年代證據


首先,這是人類征服高海拔極端環境的最高、最早的記錄

這一重大發現將人類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歷史推前到4萬年前,也書寫了世界範圍內史前人類征服高海拔極端環境的最高、最早的記錄。尼阿底遺址是目前世界上史前人類在高海拔地區生活的最高記錄。從全球範圍看,此前人類活動的最高遺迹發現於安第斯高原的Cuncaicha 岩廈遺址,海拔4480 米,年代為約1.2萬年前。尼阿底遺址的發現書寫了人類挑戰與征服高海拔極端環境的新紀錄。

尼阿底遺址位置

證實古人在距今4-3萬年前已踏足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區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中科院古脊椎所高星課題組和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合作,經過多年的調查、發掘與研究,在藏北羌塘高原發現一處具有原生地層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尼阿底(Nwya Devu),證實古人在距今4-3萬年前已踏足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區,在世界屋脊上留下了清晰、堅實的足跡。

剖面和測年序列

該遺址海拔4600米,是一處規模宏大、地層保存完好、石製品分布密集、石器技術特色鮮明的舊石器時代曠野遺址,是迄今青藏高原最早、世界範圍內最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刷新了學術界和大眾對青藏高原人類生存歷史、古人類適應高海拔極端環境能力的認識。

考古發掘

尼阿底遺址是西藏首次發現的具有確切地層和年代學依據的舊石器時代遺址。青藏高原風化剝蝕嚴重,人類活動的證據難以在地層堆積中完整地保存下來。以前在高原邊緣的青海地區(海拔3000-3500米)發現一批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但在西藏只有地表採集的石製品,未能發現有地層依據、年代明確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零星的報道因為地層和測年數據的不確定性而不被學術界認可。

尼阿底遺址有連續的地層和可信的年代數據,所賦存的信息彌足珍貴

尼阿底遺址保留目前青藏高原最早的人類生存證據。古人類最早何時擴散到高原腹地一直為學界和大眾所關注。近年來考古學、分子生物學、古環境學等不同學科對早期人群進駐、適應高原的時間與過程,以及藏族人群的來源和形成過程做出推導並提出多種假說,但均有待證實。作為 「地球第三極」,廣袤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資源稀缺,環境惡劣,對人類生存構成嚴峻的挑戰。此次發現表明至少在4-3萬年前先民就進入西藏高海拔地區活動,為上述問題的破譯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尼阿底石器組合

尼阿底遺址對研究古人群遷徙、融合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該遺址出土以石葉為技術特徵的文化遺存。石葉技術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獨特的工具製作技術,具有預製石核-定向剝片-系統加工等固定的操作鏈流程,其產品規範、精緻、鋒利,代表人類石器技術和認知能力的一座高峰,為征服高原等極端環境提供了有力的技術裝備。該技術體系被認為是早期現代人的文化標識,主要流行於非洲、歐洲、西亞和西伯利亞等地區,在中國北方的少量遺址亦有所發現。尼阿底遺址的材料為揭示不同地區人群的遷徙、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證據。

石葉石核出土

歷史七年,八上高原,他們在海拔4600米的青藏高原上發現4萬年前的人類足跡

該項成果來之不易,是艱辛、持續的科學探索和多學科協作以及一系列現代科技分析的結晶高星、張曉凌博士帶領的科研團隊自2011年以來八上高原,開展了多年、系統的考古調查,克服了高寒缺氧、交通不易和工作生活條件艱苦等困難,最終取得重大發現和創新成果。

高星、張曉凌博士帶領的科研團隊

科學家在進行田野調查

該項研究的最大挑戰是年代測定,由於沒有發現動物化石和木炭等便於測年的樣品,課題組在埋藏遺物的地層中系統提取了石英砂開展光釋光測年,經過三年的多次取樣、現場信號檢測測量、多個實驗室對比測試和分析校對獲得三組相互支持、可信的年代數據,最終將古人類生存的年代測定為4-3萬年前;對該遺址地層的劃分和文化層的辨認也是難點,在湖濱沉積、坡積、風沙堆積、風力剝蝕、雨水改造、凍融等營力作用下,該遺址的堆積過程十分複雜。葛俊逸博士等從紛繁複雜的現象中分辨出三個沉積單元,確定最下面的層位是埋藏石製品的原生層位,對於遺址的形成過程和各層位之間的相互關係做出了合理、令人信服的解釋;該項研究還結合了古環境信息和分子生物學的成果,指出古人類在遺址活動的時期處於末次冰期的間冰階,氣候相對溫暖濕潤,為人類的遷徙和生存提供了環境和生態基礎。

尼阿底遺址的發現與研究揭開了古人類征服雪域高原神秘面紗的一角,同時也預示了新一輪青藏科考項目光明的前景。該項研究得到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和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發掘經費的支持。中國科學院脊椎動物演化與人類起源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生物演化與環境卓越創新中心、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湖泊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國家重點實驗室、那曲文物局、人民大學、哈佛大學、亞利桑那大學和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共同參與了此項研究。

(文章中視頻和圖片來源於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本文出品自"中國科普博覽",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國科普博覽是中科院科普雲平台,由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主辦,依託中科院高端科學資源,致力於傳播前沿科學知識,提供趣味科教服務。


意義嘛,解決兩個問題,一是針對過去的是什麼問題,一是針對未來的怎麼辦問題。對於過去,分為兩種, 一是當時人類可以適應青藏高原的惡劣環境,說明人類強大;二是當時的環境好於現在,可以讓原始人生存,說明環境已經惡化。這兩個方向引出將來的問題,一是將來環境惡化的可能性變大,我們得想辦法制止或逆轉這個趨勢,還有一種可能性是環境的惡化可能不是工業革命之後才發生的;二是人類可以在更惡劣的環境生存,可以開拓更大的生存空間。


除了打破吉尼斯紀錄,我認為沒啥意義,我們人類的誤區就是非得把東亞文明的來源、西方文明的來源、非洲文明的來源都扯在一起來討論,你非洲就從蠍子王開始研究你們的,歐洲就從阿波羅、雅典娜研究你們的,中國就從三皇五帝研究我們的,誰也別扯蛋,這世界自古就是多元而不是一元的。


沒什麼意義,人類隨著文明的興起,身體素質是一直在退化的,這個發現是個證據而已吧


問題:青藏高原之前是高原嗎?是否在此前有過劇烈的運動?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一個高原。2.4億年前,由於板塊運動,分離出來的印度板塊以較快的速度開始向北向亞洲板塊移動、擠壓,其北部發生了強烈的褶皺斷裂和抬升,促使昆崙山和可可西里地區隆生為陸地。隨著印度板塊繼續向北插入古洋殼下,並推動著洋殼不斷發生斷裂,約在2.1億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進入構造活躍期,北羌塘地區、喀喇昆崙山、唐古拉山、橫斷山脈脫離了海浸。

到了距今8000萬前,印度板塊繼續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強烈的構造運動。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區急劇上升,藏北地區和部分藏南地區也脫離海洋成為陸地。整個地勢寬展舒緩,河流縱橫,湖泊密布,其間有廣闊的平原,氣候濕潤,叢林茂盛。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地質學上把這段高原崛起的構造運動稱為喜馬拉雅運動。隨著印度板塊不斷向北推進,並不斷向亞洲板塊下插入,青藏高原在對此上升階段中形成。青藏高原的形成並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其抬升過程不是一次性的猛增,也不是勻速的運動,而是經歷了幾個不同的上升階段。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進。其上升速度曾幾度達到停止,但有時也非常迅速。距今一萬年前,高原抬升速度更快,曾達到每年7厘米,使之成為當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今天的青藏高原中部以風化為主,而邊緣仍在不斷上升。

來自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8%97%8F%E9%AB%98%E5%8E%9F/849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