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幾時開始,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逐漸成爲“看娃”的主力軍,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這種“隔代養育”的現象尤爲普遍。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隔代養育”現象的勢大,必然衍生出“隔代教養”問題的出現。根據某機構對包括北上廣深等在內的全國32個城市的網絡調查顯示,目前,已有接近67%的家庭,存在“隔代教養”現象。

  01

  —

  “隔代養育”VS“隔代教養”有何不同?

  顧名思義,“隔代養育”與“隔代教養”的本質區別就在於,前者着重“育”,而後者兼顧“教”。其實,“教”和“育”二者很難劃分得絕對清晰,即便是完全由老人帶大的孩子,也很難絕對地說“老人從來不管教,只負責吃喝拉撒睡”。

  那麼,問題就來了:老人管教孩子,教得對是福氣,教不對分分鐘變成“雷”。

  其實,有這種顧慮的家長不在少數,作爲需要老人幫助教養孩子的父母,當然更希望老人能夠摒棄傳統育兒觀念的糟粕,轉而秉持更符合孩子生長髮育需要的科學育兒理念咯。

  因此,家長們也不難發現,在許多有老人蔘與教養孩子的家庭裏,新舊兩種教養觀念的對撞,就比較容易造成衝突的發生。

  02

  —

  有老人蔘與孩子教養的家庭一定會出問題嗎?

  不少年輕父母會對“老人帶娃”存有刻板印象,認爲他們帶孩子的方法簡單粗暴,既不懂科學餵養,也不會親子早教,既不瞭解孩子生長髮育特點,也玩不轉適齡教育……

  在這裏,小育要替一些爺爺奶奶、姥爺姥姥“打抱不平”了:其實,有很多老人爲了能夠更好地帶娃,積極提升功力,不僅認真學習最新的育兒知識,努力接受那些顛覆自己認知的新觀點,還不斷交流、思考、總結帶娃心得,帶孩子的本事可比年輕父母有過之而無不及呢。

  你說,在這種氛圍的家庭裏,兩輩人哪還那麼容易會因爲孩子教養問題而發生衝突呢!

  況且,從另一個角度說,有老人蔘與孩子教養的家庭,也並非是單一模式的。在不同“隔代教養”模式的家庭氛圍中,老人所起的作用也是不一而足的,因此,想要判斷“隔代教養”的優劣,也不能一概而論。

  03

  —

  在“隔代教養”中,老人扮演什麼角色?

  雖然“隔代教養”意味着老人一定會參與孩子的教養,但根據其主導性的多寡,又可以分成三種模式:

  父母主控、老人輔助的教養模式

  堅持這種聯合教養模式的家庭,無論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是多是少,在涉及到撫育、管教孩子的問題上,都是由父母主導的,而老人多是秉持孩子父輩的原則,做些輔助性的教養工作。

  兒子兒媳上班時,我就幫着帶孩子,等他們下班了,就沒我什麼事了。平時,孩子學什麼、看什麼書、玩什麼遊戲,這些我都不管,都是兒子兒媳陪着玩,我要麼去幹點自己的事兒,要麼就在旁邊看着,等他們上班去了,我偶爾也學着跟孩子互動。有時候,我拿不準的事就跟兒媳溝通,但我有經驗的地方也會跟兒子兒媳說,都是爲了孩子好,就商量着來,倒是沒什麼矛盾。

  老人主控、父母輔助的教養模式

  堅持這種聯合教養模式的家庭,孩子的教養問題多是由老人完成的,父母不直接參與或不主要參與撫育、管教孩子,父輩的育兒理念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體現較少。

  閨女和姑爺工作都忙,這孩子從出了月子就一直是我在帶。平常,也就是發燒感冒了管一管;要麼就是放假的時候,爸爸媽媽帶出去玩玩。這以後要是上幼兒園了,接送肯定也還是我的活兒。

  單純由老人教養,父母基本不參與

  這種教養狀況存在較爲明顯的城鄉差異,多數情況下,孩子可能並不與父母一起居住。孩子的撫育、管教基本上完全由老人完成,教養孩子的過程單純體現老人的意志。

  我家澤澤一歲斷奶以後,就跟我回老家了,他爸媽在外地上班,一個月回來一趟。平時,就是我帶着孩子,只要天氣好,我就帶孩子去植物園裏逛逛,讓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會兒;我也給孩子看繪本、講故事,孩子一歲半的時候,我給報了個早教班,也都是我帶他去上課……

  04

  —

  哪種教養模式對孩子更有利呢?

  不言而喻,由父母主控、老人輔助的聯合教養模式,更有利於凸顯“隔代教養”的價值,因此,也是小育更爲推崇的理想模式。

  實踐證明,這種模式能很好地整合祖輩和父輩兩代人的教養資源,兼具了兩代人的教育經驗和智慧。

  老人具有養育子女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同時,也兼具精力充沛、時間充裕的優勢;而父母則更容易跟進更新科學育兒知識,具有更廣泛的交流渠道和羣體。雙管齊下,發揮兩代人的教養優勢,那麼對了解孩子的真實需求,以及滿足孩子的發展需要,必然是更有裨益的。

  當然,在育兒決策方面,老人和父母還是有必要先釐清孩子教養責任的從屬關係的,換句話說,就是要提前溝通好“關鍵性問題由誰決策”。

  那麼,按照“父母主控、老人輔助”的理想狀態,小育建議,作爲直接承擔育兒責任的父母輩,應該持有主要決策權,而老人應該給予尊重和支持。

  在這裏,小育還想強調一點,那就是父母和老人作爲聯合教養者,最好能先統一“兒童發展觀”(包括,你對孩子的看法,如何處理你和孩子之間關係的方法,以及對孩子進行培養時有關方法論的觀點等),然後以最爲契合孩子發展階段的方法教養孩子,這麼做,既有利於孩子,又是解決爭議、避免衝突的最有效途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