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本是一個嚴肅而沉重的節日。


在清明節,我們緬懷先人、紀念逝去的親人,大家還記得自己最早知道“死亡”這個概念的時候,是幾歲麼?如今已經爲人父母的家長們,又是否想過如何向孩子解釋死亡的意思、引導孩子對死亡的認知呢?


在中國,死亡一直被當成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亦或是一件很隱晦的事情。像葬禮掃墓等活動,小孩子不能出席。



而很多家長也避免與孩子主動提起關於死亡的話題,對於家中有親人去世的消息不能給與孩子解釋或引導,有的甚至會迴避。

之前和朋友聊起關於家中長輩去世的話題,朋友說,小時候每天都傻乎乎的只顧着玩,根本沒想過疼愛自己的長輩會因爲急病突然去世,朋友對於這種突然的離開毫無心理準備,面對死亡帶來的恐懼經常讓朋友半夜睡不着......


在死亡教育的缺失的大環境下,對於生命的逝去,孩子無法接受或釋懷。同時孩子也缺失了對生命的敬畏。

我們每年都能看到青少年自殺、自殺未遂、虐待小動物等一系列的新聞。

因爲缺少對生命的敬畏,對自己的、他人的生命沒有足夠的珍視,死亡甚至變成了對抗父母、對抗壓力的選項......



電影《尋夢環遊記》曾向我們闡釋了人的一生,要死三次:


第一次,當心跳停止,呼吸消失,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下葬時,人們穿着黑衣出席葬禮,他們宣告,這個人在這個社會上不復存在,同時在人際關係網裏消逝;


而第三次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TA的人,把TA忘記,這時候,這個人就算真正地死去了。



讓廣州大學的同學們“搶破頭”都想上的生死學選修課,是由廣大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胡宜安副教授所開設的。這門看似奇葩的生死課每年都是廣州大學選修課中的熱門課程。


自2000年開課以來,越來越多的學生想聽這門課。就連能容納150人的大階梯教室也擠得滿滿的,廣大學子笑稱:每年沒選到胡教授生死課的人排着隊能繞廣州大學操場一圈!



在胡教授的課上,大家通過爲自己撰寫墓誌銘、分享自己最近一次的親人死亡的經歷、在講臺上念出自己的遺囑等一系列活動,不斷克服內心對死亡的恐懼、讓自己逐漸擺平心態,從容的接受生命的衰老和死亡這一現象。



死亡教育沒有想像中的難以啓齒,丹麥有本名爲《爺爺變成了幽靈》的繪本。主人公艾斯本在爺爺去世後每天都傷心的看着爺爺的照片哭泣。他的父母溫柔的向他解釋到:爺爺變成了天使、爺爺變成了泥土。可他始終願意相信爺爺仍然活着。


有一天爺爺突然變成了幽靈回到了艾斯本的身邊,並表示自己遺忘了一些東西,後來爺爺突然想起來原來是自己忘了和艾斯本好好的說再見,他們都哭了。在認真的告別之後,爺爺 再也沒有以幽靈的方式出現過,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爲,小艾斯本已經從心底裏徹底的釋懷了呢?


好帥機器人

一個關愛孩子的公衆號


長按識別

進入好帥官方小程序哦



關注我瞭解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