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喜馬拉雅APP 《KnowYourself:學好心理學,人生大不同》編輯丨閔靜

如果你喜愛的牌子出了限量款的鞋子、或者是包包,你會願意花上好幾個小時,大排長龍去購買嗎?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品牌的忠實粉絲,多半會給出一個肯定的回答。

「僅此一天」「全年最低價」——小心!你這是中了「損失效應」 新聞 第1張

那這背後究竟是什麼樣的消費心理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樣的消費行為背後的內在推手,也就是心理學當中的“損失效應”。

何為損失效應

比起得到同樣價值的收益,我們會對損失更加地敏感和在意。這是我們在權衡利弊時,都普遍會有的一種心態,或者說是一種策略。

「僅此一天」「全年最低價」——小心!你這是中了「損失效應」 新聞 第2張

而且,相比起獲得收益,我們也更容易從成功避免損失,也就是“止損”這件事情上,獲得更多、更強烈的積極體驗,以及心理上的滿足感。

“限量商品”被商家們營造出一種“現在不買,以後就再也買不到了”的感覺。所以,當你看到自己鍾愛的品牌推出了限定的款式時,你就會不自覺地把“不買”和“損失”劃上等號。

「僅此一天」「全年最低價」——小心!你這是中了「損失效應」 新聞 第3張

“不買”就可能會讓你覺得“自己虧了”,甚至是產生後悔這樣的負面情緒。而一旦當你買了,你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止損”,而這恰恰會給你帶來非常強烈的滿足感。

打折日忍不住剁手的原因

所以說,商家們利用“限量版”所營造出的“買到就是賺到”的策略,絕大多數情況下之所以會成功,就是巧妙地利用了人們身上普遍存在的“厭惡損失”的心態,從而讓人們為了避免“損失”而搶着下單、付錢。

「僅此一天」「全年最低價」——小心!你這是中了「損失效應」 新聞 第4張

生活中,你會發現,商家們利用“損失效應”而採取的營銷手段,也絕對不止“限量版”這一種。另一個比較常用的策略是,不斷地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瘋狂的打折日。

像是我們最熟悉的雙十一、雙十二,還有京東的618狂歡節,甚至是國外的BlackFriday,黑色星期五,這些都是為了讓我們因為“折扣”而產生“不買就虧了”的損失感,然後為了“止損”而忍不住剁手。

「僅此一天」「全年最低價」——小心!你這是中了「損失效應」 新聞 第5張

希望你可以意識到日常生活中“損失效應”的存在,讓自己的消費行為是真正基於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為了盲目地避免損失。

「僅此一天」「全年最低價」——小心!你這是中了「損失效應」 新聞 第6張關於主播:

戀愛中為何總是你遇到渣男?提案總是不過,職場常常不順心;與父母不好溝通,很孝順但又不知如何表達?它們來自我們每個人思維中的坑,從而陷入自己或他人製造的假象,這些假象遮蔽了事件的真實誘因,致使你在困惑中裹足不前。KY心理課堂歷時3年,研究打磨出99堂心理學課程,就是要用5個不同場景中的99個心理學專業知識,讓你避開生活中最常見的誤區,戀愛更自信,職場更高效,生活更順利,家庭更幸福……

關於喜馬拉雅:

有聲圖書館,中國知名音頻平臺,5.3億用戶的共同選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