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劉晨 剛剛,國家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這意味着5G商用時代正式到來。深圳作為首批5G試點城市,將在2019年建設總量7000個左右的基站。

深圳佈局5G情況

從目前統計的情況來看,5G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有深圳企業,如芯片領域的海思半導體、中興微電子,又如在網絡建設、場景應用及終端領域佔據領導者地位的華為和中興。

在今年4月24日舉辦的“5G產業發展深圳行”全媒體集中採訪座談會上,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徐志斌介紹了深圳市5G產業發展的總體情況。

5G發牌照,深圳今年將建約七千個基站,多類應用場景項目在推進 【南方都市報】 自媒體 第1張

他表示,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上,深圳在規模組網試點、5G基站建設、5G頻率提升和協調、多功能智慧桿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2018年6月印發的《深圳市5G規模組網試點建設的工作方案(2018-2019)》提出,2018年底至2019年實現小規模連片組網,2020年前實現5G商用。同時,深圳鐵塔公司預計2019年基站建設總量在7000個左右。位於光明馬拉鬆賽道、僑香路、前海前灣一路和福田中心區交通設施及空間環境綜合提升項目等多功能智能桿試點項目建設現已啟動,預計2019年9月底前完成實施工作。

此外,在5G標準制定、技術等方面,深圳走在全球前列。我國在5G國際標準中基本專利接近15%,其中華為、中興等廠商推動極化碼、大規模天線新型多址技術、車聯網等被5G國際標準採納。

而在5G業務應用測試、終端產業化進程等方面,深圳在5G+AR/VR、5G+智慧醫療、5G+智慧港口等多類應用場景都已有項目在推進。

三大運營商解析先期5G覆蓋點

4月24日的座談會上,三大運營商也分別解析了先期深圳5G信號覆蓋點。中國電信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馮煒表示,2019年5月17日前,採用現網共站址方式,在全國率先通過NSA+SA混合組網模式,開通超過600個5G基站,主要包括南山雙創區、福田CBD、寶安中心區、前海等。全年規劃建設超過2000個基站,先期重點覆蓋中心城區、黨政軍機關、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各大口岸、交通樞紐及垂直行業合作區。他表示,目前深圳是中國電信5G基站開通最早、網絡規模最大(基站數超過300個)、應用創新領先的試點城市。

中國移動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黃智瀛表示,中國移動也正在開展今年第一批2000個5G基站建設的工作。目前已在福田CBD北部區域形成5G連續覆蓋,後續將實現全市主要民生區域及重要行業應用的5G覆蓋。

而中國聯通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周壯指出,聯通總部專門在深圳設立了5G應用創新聯合實驗室,並於2018年11月18日與8家行業龍頭企業共同簽署了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合作企業分佈在工業製造、互聯網、媒體、交通等各個領域。

華為中興表態全力支持5G商用建設

在支撐5G技術的深圳企業方面,今天工信部在發布5G商用牌照後,華為及中興均通過官方渠道發聲,表態已經做好了全面商業的準備,將全力支持中國5G的建設。

5G發牌照,深圳今年將建約七千個基站,多類應用場景項目在推進 【南方都市報】 自媒體 第2張

華為方面表示,華為公司自2009年起着手5G研究,已累計投入20億美金用於5G技術與產品研發,當前已具備從芯片、產品到系統組網全面領先的5G能力,也是全球唯一能夠提供端到端5G商用解決方案的通信企業。

截至目前,華為共向3GPP提交5G標準提案18000多篇,標準提案及通過數高居全球首位,向ESTI 聲明5G基本專利2570族,持續排名業界第一,其主導的極化碼、上下行解耦、大規模天線和新型網絡架構等關鍵技術已成為5G國際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華為已實現全系列業界領先自研芯片的規模商用,包括全球首款5G基站芯片組天罡、5G終端基帶芯片巴龍以及終端處理器芯片麒麟980。

在全球5G的商用步伐上,華為公司也已位居前列。早在2018年2月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華為就已完成全球首個5G通話,並推出了全球首個5G終端。當前,華為已在全球30個國家獲得了46個5G商用合同,5G基站發貨量超過10萬個,居全球首位。

華為方面稱:“現在,面向‘5G引領’的關鍵歷史機遇,華為將持續支持中國運營商,並與各界產業夥伴通力合作,共同為5G產業創新貢獻力量,打造5G數字經濟新引擎。”

而中興通訊則表示,中興通訊將5G作為公司發展核心戰略,多年持續投入,不斷創新,具備完整的5G端到端解決方案的能力,在無線、核心網、承載、芯片、終端和行業應用等方面已做好全面商用準備。

中興通訊將積極參與中國5G網絡的商用部署和建設,與行業合作夥伴緊密合作,積極推動5G業務應用和實踐,助力垂直行業數字化轉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