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孫雲 通訊員 張敏)“互聯網創業”商機蓬勃,但也有人動起歪腦筋。這不,兩個互聯網創業者趙某某和熊某某就在去年12月底開發了兩款號稱開展網絡借貸中介信息服務的手機客戶端(下文簡稱APP),通過收取“莫須有”的徵信評估、貸款推薦等費用,在短短小半年時間裏,就先後從有意網貸的網民手中詐騙累計1600萬元之巨。實際上,他們這兩款助貸APP未與任何徵信機構或網貸平臺對接,不具備任何服務功能,只是利用網民急於貸款的心理藉機詐騙而已。受騙網民報警後,趙某某和熊某某被警方抓捕歸案,並被楊浦檢察院以詐騙罪批准逮捕。

“互聯網創業”居然走這樣的路!虛構網絡借貸中介APP巧立名目詐騙1600餘萬元 【新民晚報】 自媒體 第1張

“互聯網創業”居然走這樣的路!虛構網絡借貸中介APP巧立名目詐騙1600餘萬元 【新民晚報】 自媒體 第2張

圖說:涉案軟件花言巧語號稱能幫客戶借款引誘網民下載。網絡截圖

今年年初,市民小林看到網絡廣告後,下載了一款名為“閃聯銀”的助貸APP。註冊成功後,APP就彈出“智能評估服務”,小林點擊“去借款”後,手機屏幕出現一個“信用評估分”,同時,他又收到了註冊銀行卡被扣除68元的手機短信通知。之後,他進入“智能推薦”頁面,填寫一個額度後點擊“去借款”,銀行卡又被扣除128元。小林在APP的“我的訂單”裏看到貸款申請狀態為“待系統審核”,且承諾如放款失敗,客戶可申請退款,便沒有在意,靜靜等待放款。之後過了半個多月,小林仍未收到放款信息。由於被扣金額不多,小林沒有太在意,就把該APP卸載了。

圖說:網上有大量關於涉案軟件的投訴。網絡截圖

與小林一樣,網民小孫也在“閃聯銀”APP上經歷瞭如出一轍的“被扣錢”遭遇,而且,在他的貸款信息顯示“審核失敗”後,“閃聯銀”又向推薦了他其他助貸APP。之後,這些APP又扣了他幾筆費用,卻仍然不能幫他貸到貸款。小孫打了多通電話聯系客服,始終退款無門,便向楊浦警方報警。

經警方調查,犯罪嫌疑人趙某某夥同熊某某等人,於2018年12月底註冊成立一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先後開發了 “阿聯金”、“閃聯銀”兩款助貸APP,在並無第三方徵信公司數據對接,亦未對接第三方貸款平臺的情況下,通過虛構的隨機產生的徵信評估分收取每名客戶徵信評估費68元,並後續收取每名客戶98元至288元不等的貸款推薦費,向全國範圍內的大量客戶實施詐騙。在客戶發覺上當後,客服會極盡拖延,不予退款,只有極少數態度強硬、揚言要報警的客戶才成功討回了退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