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人論及作品燒腦程度,毫無意義是大衛芬奇最為燒腦,大衛芬奇的作品本來就是以懸疑類型片為主,他擅長利用心理元素謀篇佈局,在主線故事上迷惑觀眾,讓大家難以預測故事的謎底,同時將真相的細節線索貫穿整個電影,最後來一個出人意料的反轉。大衛芬奇一般採用線性敘事,在明線故事上埋設一條暗線,二者在內在邏輯上環環相扣,真相也在暗線的抽絲剝繭中浮出水面……

相比大衛芬奇,諾蘭並不是完完全全的懸疑片導演,諾蘭電影的特點也不在於鋪設劇情暗線,而是在於玩弄敘事結構,利用非線性敘事和平行剪輯讓電影在時間或是空間上被切割為多條敘事線,合而分之,分而合之。若說諾蘭電影燒腦那真的是冤枉他了,諾蘭電影在劇情上雖然設計了很多天馬行空的規則,但諾蘭總是對他的觀眾給予最貼心的解說服務,《盜夢》開片一個小時都在講解夢境規則,《星際穿越》更是借幾個科學家的口做足了科普,《記憶碎片》甚至以黑白和彩色的時間線區隔防止觀眾混淆劇情……看不懂的人一定是沒有認真在看!

最後,我不知道昆汀的電影跟燒腦有什麼關係,昆汀的電影只是個人風格非常強烈而已,他的故事一般都很簡單,幾乎不存在看不懂的情況。只是喜歡這種風格的人,就有耐心將它看完,沒有興趣的人估計全片瞌睡連連,自然也就看不懂了。如果你對話癆片,嘴炮片不感興趣,那說明昆汀的電影不適合你……


他們仨完全不是一個路數。穆赫蘭道雖然據說是燒腦的殿堂作品,然而我並不喜歡。昆汀的電影並不燒腦,八惡人和低俗小說和姜戈哪部燒腦啦?並沒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