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不少互聯網大佬們跨界做農業,很能造勢,他們可謂跨得瀟瀟洒灑、轟轟烈烈,那麼一陣熱鬧過後,他們搞的農業到底是不了了之,還是終有所成呢?

大佬們紛紛跨界農業,正是敏銳看到了農業這片價值「窪地」。

最有名的是褚時健的褚橙,嚴格來說,褚老師傳統企業的大佬,不算後來的互聯網大佬。不過褚橙的故事很有互聯網意義。勵志外衣包裹的是過硬的產品。褚橙的口感是24:1的黃金甜酸比,它保持了農產品裡面非常好的一致性。褚時健是中國創業家裡面的活化石,他又有那麼多的粉絲,他的經歷足夠坎坷,這樣的勵志故事使褚橙多了一份感情色彩。市場上也證明成功了。

柳傳志的柳桃和潘石屹的潘蘋果,好像已經湮沒了。所以,有人評論說,牽強嫁接,緣分是勉強不來的。盲目跟風,真的難以複製別人的成功。沒有合適的精神上的對接,人格化的品牌塑造就顯得很牽強。

劉強東的有機大米,不是你想叫有機,就能叫的。劉強東的大米名叫「來龍有機大米」。之後大米就在京東商城每斤售價6元到25元不等,遠高於市場價格。為什麼這麼貴?因為這是有機大米。再後來,也就沒有然後了。

此外,還有丁磊養豬、馬雲的一個「馬伊利」的故事,具體後續情況如何,我們還要看時間的檢驗。

跨界玩農業,不是名人就一定能玩得轉的,很多高科技大佬進軍農業之後,才發現農業領域「水很深」。必須穩紮穩打,技術過硬才可能有勝算。另外,農業是高風險行業,有其自身的特點,有時還得靠天吃飯,遇到自然災害就難免會損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