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2

别只从广告认识陈文成 过往历史应让下一代了解

〔记者林晓云、陈钰馥/综合报导〕教育部课审大会昨起一连三天审查社会领域课程纲要,学生委员萧竹均提案增列「转型正义」议题,不管是原住民转型正义,或遭国民党压迫之转型正义,都需要让下一代了解,明后天议程中将会讨论。

威权压迫、原民转型正义皆纳入

萧竹均提案说明,下一代应了解国家政策不当如山地平地化、同化运动等,造成原住民族社会、文化、经济等问题;也应该了解陈文成、郑南榕等人在国民党威权统治下的牺牲,除有不同族群受难情形外,亦应探讨受难后,小至其家庭、大至社会的影响。

萧竹均表示,从全联广告影射陈文成而下架的事件可看出,台湾社会距离真正转型正义仍非常遥远;过往历史中有非常多不公不义,社会领纲应纳入,包括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的转型正义,或原住民族转型正义。

萧竹均因此提案建议,「国家与社会下的原住民族」改为「国家与社会污名下的原住民族」,「清帝国的统治政策」改为「清帝国的殖民统治」,「二二八事件与白色恐怖」改为「国民党的威权统治:二二八事件与白色恐怖」等。

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生、花莲县马太鞍部落阿美族原住民谷拉斯表示,他从小被教育成中国人,「学中国历史、中华文化」,对原住民孩子是很疑惑的事,原住民孩子常自问「我到底是谁」,教科书或老师教学多用汉人观点,更造成原住民族文化被长期歧视。

谷拉斯支持萧竹均的提案,新课纲增列原住民转型正义,才能要求老师教授历史时,不再以歧视或污名化方式阐述。促转会副主委张天钦也强调,促转会对修正案持正面看法,不仅国中历史应提及二二八和白色恐怖,郑南榕案也应纳入,以落实转型正义。

学者支持提供概念 让教师弹性探讨

中山大学教授颜庆祥表示,课纲应提供转型正义的概念、范例,乃至古今、国际比较,让教师弹性且充分地与学生探讨转型正义,但不用过于细分,以免引起不必要争论。

教育部长叶俊荣昨主持大会,社会领纲召集人、中研院研究员张茂桂等学者以研修小组身分出席。据悉,长达八个多小时会议,讨论气氛良好,委员多支持研修小组草案。

课审会国中分组原建议增列「国家认同相关内容,以培养孩子们本土及国家意识」,研修小组说明草案已在高中职放入「国家与认同」,国中学习为减量,以「法律和家庭」为主,分组建议故未通过,另通过请研修小组增加性别教育的内容。

  • 课审大会转型正义内容重点

    课审大会转型正义内容重点

  • 课审大会昨审查社会领纲。
(教育部提供)

    课审大会昨审查社会领纲。 (教育部提供)

  • 课审学生委员萧竹均提案增列「转型正义」议题,让下一代了解陈文成、郑南榕等人在威权统治下的牺牲。图为辅大生去年自主发起的郑南榕追思活动。(资料照)

    课审学生委员萧竹均提案增列「转型正义」议题,让下一代了解陈文成、郑南榕等人在威权统治下的牺牲。图为辅大生去年自主发起的郑南榕追思活动。(资料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