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節,大家都會去給親友掃墓,寄託哀思。而和傳統的掃墓形式不同,杭州餘杭的一個陵園,讓整個祭奠過程變得智能化。

  餘杭一個陵園推出智能化掃墓

  “(這個就是)先人的骨灰盒會上來,他可以提前準備一些照片和視頻。”

  進到追思位,按下啓動,骨灰盒自動從桌子裏升上來,牆上的屏幕會播放逝者的影像資料,只需要事先在微信公衆號預約即可,這和傳統的祭奠方式產生了很大的不同。

  杭州瑞溪生態園林如意陵園 張經理:“這個就是全部的智能倉儲空間,裏面實現的就是隻能傳輸的過程。”

  張經理提到的智能化,主要是依附寄存樓裏的自動存放設備,存放在裏面的骨灰盒,只需要提前預約便會傳送到追思位。具體如何運送,張經理表示過程類似於物流,具體的不方便多說,但與傳統方式相比,利用率更高,寄存數量可以達到17000多。

  杭州瑞溪生態園林如意陵園 張經理:“其實很重要就是準確性、安全性,所有的靈盒會有登記管理,我們會生成條形碼,打印條形碼,貼在靈盒上面,託盤會有卡,這兩個信息要合在一起,還有就是預約好了,生成二維碼,進到房間,門口還有掃碼槍,還有一個就是靈盒上是有照片的。”

  市民接受程度各不一

  市民1:“我們剛剛我跟我哥哥在說,以後不會造成這樣子,這樣子佔地太多,可能就是像香港一樣的,做成祭拜的靈堂,一個位置。”

  市民2:“我是從傳統的角度來說,安就是不動,老是搬來搬去,傳統裏的說法就是不敬嘛,總是希望他在一個地方安安定定的。”

  市民3:“撒掉最好,在心裏思念就好了。”

  對於這樣的形式,市民的接受程度不太一樣。

  墓地隱在茶園之間

  張經理說,由於還沒開始使用,智能化系統的應用效果還不好說。另外,這裏還有一個茶園,從遠處看去,視覺上是看不到墓的。

  杭州瑞溪生態園林如意陵園 呂經理:“實際上,跟我們墓位相鄰的茶葉,不摘不用的。”

  杭州瑞溪生態園林如意陵園 魏總經理:“我們的理念是墓不見墓,也就是說我們的墓地都是隱在茶園之間。”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