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華僑報》特約記者 羅思琦

  在日本登記居住,並處在義務教育年齡階段的外國人子女中,約有兩成、1萬6000餘人處於“就學不明”的狀態。就此問題,日本文部科學省宣佈,將在日本全國範圍內開展外國人子女入學狀況普查,同時幫助適齡未就學外國人子女重回學校。

  早在2009年美國次貸危機掀起全球金融風暴時,日本文部科學省就收到外國人子女因無法支付學費而從學校相繼退學的報告。作爲應急措施,文部科學省要求日本的公立學校接收這部分外國人子女。不過由於各地方政府處理方式不一,甚至出現了學校滿員等原因無法接收而拒絕外國人子女就學的情況,這讓問題被擱置至今。

  據日本文部科學省2017年的調查顯示,在日常生活和課堂中感到有語言障礙、需要日語指導的外國人子女佔到了全體的4成,達到了3萬4335人。外國人子女由於語言問題,特別要求“留級”到低年級的人比比皆是。

  爲此,文部科學省特別給外國人子女開“後門”,讓其可以根據日語能力選擇較低的年級,並且即便是年齡已超過義務教育範圍的外國人子女,也可以經各地教育委員會的判斷,加入較低年級的公立中學。

  已於今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入管法修正案中,促進外國人子女就學的措施也被一併寫入。諸如向外國人子女的監護人發送入學指南、提供多國語言的日本教育制度小冊子等,提高外國人監護人對子女教育的重視。各地方教育委員會也正在與新開設的地方入管局聯合,預計於4月起在日本全國範圍普查外國人子女的實際就讀狀況。

  由於外國人子女的監護人並非日本國民,所以其子女並沒有接受日本義務教育的資格,這也是導致外國人子女不上學的主要原因。其次外國人子女的知識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不一,常常無法適應日語環境的學校和生活。爲此,學校應在常規的日語課程外,開展針對外國人子女的日語教室,或嘗試開展多語言的國際化課程。同時爲了讓外國人子女能夠融入學校,也要在學校開展關於理解他國文化,尊重人權的價值觀教育。明確差異,理解差異,互幫互助,創造與外國人子女的共生社會非常重要。在教學以外,還應重視學校醫務室和辦公室等的國際化對應能力,建立能夠接納和使外國人子女安心上學的環境,才能讓他們放下心結和畏懼心理,專心學習。

  同時,爲解決教育資源的不足,除了在學校內建設接納外國人子女的體制,還應聯合校外公共教育資源,靈活運用相鄰的大學、公共機構的教育人才,開展動員全社會參與的教育模式。

  今後,隨着外國人勞動力不斷增加,外國人子女的就學和教育問題也應是各地政府需要主動解決的課題。針對性的教材、教師進修、就學指導,就學支援等制度都還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動員構建全社會參與的外國人子女教育模式,才能全面地徹底解決這一引進外國人勞動力所必然帶來問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