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二三月,幾場春雨後,田壟上的草開始快速生長。這個時節,在泉州,總會看到有人在田間低着頭尋覓。他們在找一種常見又不起眼的草——鼠麴草 ,它是泉州清明傳統小喫"鼠曲粿" 的必備原料。

  *視頻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愛喫鼠粬龜,頂丘跌下丘,跌得規身軀……”這首閩南童謠裏描寫的場景,想必是許多閩南人時常回味的舊時記憶。鼠曲粿,也稱青粿、慈殼粿、清明粿。清明前夕,摘鼠麴草,製作鼠曲粿,是許多閩南人不可缺少的活動。

  製作過程有樂趣

  從田間摘回的鼠麴草,需攤開,在陽光下暴曬。家裏的老人說,用曬乾的鼠麴草做出來的粿,更軟糯香甜。

  熬煮後擰乾控水

  切碎

  曬乾的鼠麴草還需經過熬煮、切碎等多道工序。並與糯米粉、糖等材料攪碎混合,這一步驟,在城市,漸漸都已由攪拌機完成。而在農村,還保留着一些大的石桕,這種手工製作,讓鼠曲粿更具風味,過程也充滿樂趣。

  將切過的鼠麴草放入石桕中,加入糯米粉、糖、麪粉、油,以及適當的水等。一個人站上木板,一個人在旁邊有節奏的不斷翻動原料。兩個人要完美配合,才能避免砸到手。在一下一下的捶打中,各種原料均勻混合,黏性十足,鼠曲粿皮做好啦!

  接下來就是製作餡料,準備好豌豆粉,加入糖、水,伴至均勻,做成甜餡,揉成團。

  將筍乾、豬肉、蘿蔔乾等炒熟,製成鹹餡。當然,也可根據個人的口味偏好,加入其他的東西做成餡。

  材料都準備好後,取適當備好的鼠曲粿皮,捏成圓形。

  根據自己的口味,將備好的甜餡或鹹餡,放進捏好的鼠曲粿皮,包裹成圓。

  照此步驟,將準備的餡料全部包好後,放入蒸籠。耐心等待半小時,美味的鼠曲粿就能出鍋了~

  剛出鍋的鼠曲粿熱乎乎的,口感Q彈,還伴有一絲鼠麴草的香味~

  小心燙嘴哦~

  曾是人們的救命草

  在過去饑荒年代糧食不夠時,鼠粬草甚至成了人們的救命草。

  據悉,在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兵荒馬亂,飢寒交迫,老百姓只好啃草根,喫野菜度日。不經意間,發現了不僅無毒,而且味香的鼠粬草。後來,有人用它入粿,並將此類粿品名之爲鼠粬粿。

  今天,飢寒交迫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人們對飲食的追求不再是爲了“生存”,而是“生活”,此時,鼠曲粿倒成了人們心中一種迴歸自然的健康美食。但即便如此,我們仍不該忘記舊時的艱辛歲月!

  (來源:無線泉州客戶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