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3 日上午,IEEE 發布聲明更新:解除對編輯和同行評審活動的限制,華為及其子公司的員工可以參加 IEEE 出版過程的同行評審和編輯工作。

IEEE 在聲明中再此強調,對包括華為在內的公司的限制決定是出於對志願者和會員的保護,旨在規避相關的法律風險。

如今解除限制也是在收到來自美國商務部的相關說明,法律風險得以解除後作出的決定。

聲明全文:

2019 年 5 月 16 日星期四,美國商務部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及其 68 家子公司實施了出口管制。之後,IEEE 發布了合規性的聲明,並表示如果美國政府就出口管制條例在同行評審方面的應用做出進一步說明,IEEE 會做出相應更新。

為此,IEEE 向美國商務部要求就出口管制條例在 IEEE 出版活動的適用性做出說明。目前,IEEE 已收到相關說明。根據新的信息,華為及其子公司的員工可以參加 IEEE 出版過程的同行評審和編輯工作。所有IEEE會員都可以繼續正常參與 IEEE 的全部活動,無論他們的僱主是誰。

我們此前限制性的做法完全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志願者和會員,規避相關的法律風險。在我們收到相關說明後,法律風險得以解除。我們由衷地感謝來自世界各地的會員和志願者向IEEE提出的問題和意見,同時也感謝大家耐心等待我們處理好這一複雜的法律情況。

一直以來,IEEE 致力於向其會員、志願者和整個技術社區提供廣闊的學術活動平臺和幫助。其中,IEEE 每年在全球舉辦 1900 餘場專業技術會議,並在 IEEE Xplore? 上提供超過 480 萬份文獻資料。

IEEE 認為科學和技術是全球性的活動。我們為全球的 IEEE 會員在世界各地開展的工作而感到自豪。IEEE 將繼續為推動技術創新與進步貢獻力量,為人類社會謀福祉。

這意味著備受爭議的限制措施至少暫時將告一段落。

5 月 29 日,有消息傳出 IEEE 決定限制美國「實體名單」上組織的成員在同行評審階段擔任審稿人或編輯。此後短短几天內,國內學術界已有多個組織和個人聲明抗議 IEEE 的相關決定。其中包括了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海霞、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副教授劉奕羣、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等。

就在昨天,包括中國電子學會、中國通信學會、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中國儀器儀錶學會、中國光學學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共十個學術機構聯合發布了抵制聲明,稱IEEE的限制措施是學術交流發展中的嚴重倒退。

這也是事件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聯合反對聲明。

聲明表示「我們對學術交流政治化的逆流堅決反對,對挑戰自由平等學術交流準則的企圖堅決反對,對破壞公平公正學術環境的行徑堅決反對。」

今天,IEEE 的聲明更新將限制措施予以中止,表面上看似乎又回到一個原點。但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從限制、反對和反制,再到解除限制,各方接連不斷地聲明,無疑在學術界內引發了一場罕見地震。政治幹預學術、爭議引發的學術分裂風險等議題,也被拉入到公眾的視野中。

可以預見,就算 IEEE 限制事件就此告一段落,這些長期議題也不會就此平息。學術機構在政治力量影響下的妥協和抗爭也在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成為學術界爭取自由過程中的一個代表性事件。

參考:

1、《IEEE 聲明更新:IEEE 解除對編輯和同行評審活動的限制》

IEEE 新聞 | IEEE China?

cn.ieee.org
圖標

2、關於 IEEE 限制正常學術交流事件的鄭重聲明

關於IEEE限制正常學術交流事件的鄭重聲明?

mp.weixin.qq.com圖標

3、《CCF 中止與 IEEE 通信學會合作,學術圈在限制與反制中面臨撕裂》

CCF 中止與 IEEE 通信學會合作,學術圈在限制與反制中面臨撕裂?

mp.weixin.qq.com
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