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的體型是劃分其經濟類型的主要依據。體尺是判定馬體型的根據。在鑒定馬匹外貌之前,要進行體尺測量,計算體尺指數,在可能情況下要稱體重。通過這些資料的分析,結合外貌鑒別,正確判斷品種類型。

  體型主要決定於體長、胸圍、管圍對體高的比例關係。所以這四項體尺必須測量。如要深入研究馬匹外貌,還應測量其它體尺。

  各類型的馬有其一定的體尺指數範圍。因此,不同的指數標誌著不同的體型。按照體型可以判定其經濟類型。常用的指數有以下幾種:

  體長率(體長/體高*100)是鑒定馬的體長與體高的對比關係。乘用馬體長率小,一般在102%以下。所以體格外形近似方形。這樣的體型,重心高,支持面小,有利於重心轉移,便於發揮速力。重挽馬體長率在106 %以上,體型呈長方形,重心低,支持面大,有利於發揮挽力。兼用型馬,要求力速兼備,體長率在103~105 %之間。幼駒在生長過程中,體長率逐漸增大,發育不足的馬,體長指數則較小。

  胸圍率(胸圍/體高*100)是鑒定馬體的相對寬度和深度的指標。挽馬胸圍率最大,一般122 %以上,乘用馬一般在116%以下,兼用馬介於兩者之間。

  管圍率(管圍/體高*100)是鑒定馬骨骼發育的指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說明體質的堅實性。一般重型馬的管圍率最大,可達14%以上;乘型馬一般低於13%。兼用型馬介於兩者之性間。

  體重率(體重/體高*100)是顯示馬的相對體重。乘用型馬體重率一般都低於300,挽馬在350以上,兼用型馬在310~340之間。

  但應指出,指數並不能完全說明馬的體質和生產能力。同一品種的馬,生活在不同的條件下,身體的發育不同,會使某些體尺指數發生變化。不同類型的馬匹,各具特有的外貌,以及與其相適應的內部結構,而且在用途上也有所不同。例如乘用型馬和挽用型馬的外貌、體質以及個別器官的構造上,都有明顯的差異。

  各類型馬的外部形態與內部結構和其工作性能有密切的關係。如輕型馬體重較輕,工作以速力和持久力為主。它在站立時,球節部韌帶要承擔全部體重的80%,四肢骨只承擔20%。所以四膠骨細、長、緻密,健和韌帶堅實,骨腔乾燥明顯。四肢肌長,收縮幅度大,利於快速奔跑。重挽馬體重大,主要用於挽曳,站立時,球節部的韌帶負擔60%的體重,四肢骨承擔40%體重,所以四肢骨粗而短,肌肉短粗,收縮力量大,以發揮挽力。輕型馬的循環、呼吸器官十分發達,每百公斤體重,心臟、肺臟和血液的各項指標都高於重挽馬。

  (文章來源於龍之媒馬文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