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交換”,以BBC爲代表的歐洲媒體,似乎一直都很喜歡派出本地孩子去基礎教育紮實的東方各國感受“魔鬼式”訓練,爲此,我們曾寫過三個威爾士學生跑到韓國交換3天),結果嘛,當然是被虐…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比較完東西方還不算,他們又糾結起了本國內部的公立私立,來了個私立富二代VS公立窮學生的大交換(點擊即可閱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化解了偏見,增進了理解…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如果你以爲熱愛交換的西方媒體就此消停,那就大錯特錯了~就在前兩年,愛爾蘭又搞出了個歐洲本洲大型國際交換生的項目,並且全程記錄跟拍,三組愛爾蘭師生分別被送到了西班牙、波蘭與芬蘭,以親身經歷揭開了歐洲人內部的“教育鄙視鏈”。

  這也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紀錄片——

  《國際交換生(Class Swap)》

  圖片截取自紀錄片《國際交換生》

  說實話,考慮過近幾年PISA(國際青少年能力評估測試)的結果,冠軍基本都被亞洲包圓,也只有芬蘭身經百戰而屹立不倒,波蘭逆流直上而進步神速,其他的,類似於愛爾蘭、西班牙之流,基本是半斤八兩…

  擁有着傲人高等教育的歐洲各國,在面向十幾歲孩子的基礎教育上,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透過交換生的眼睛,他們又能從鄰國的佼佼者身上,獲得哪些教育啓示呢?

  “難兄難弟”

  當愛爾蘭師生去西班牙交換

  在位於愛爾蘭西海岸最大的城市利默里克,四名來自市中心一所綜合中學的中學生,正爲幾天後奔赴西班牙的交換做着準備。

  在爲期兩週的交換之旅中,教授西班牙語的老師艾瑪,將會陪同四個孩子前往。不過與孩子們的興奮之情不同的是,艾瑪老師似乎並不對此次交換抱有太多期待。

  “愛爾蘭與西班牙都是天主教國家,一個位於歐洲西部另一個位於西南,而且都在經歷着經濟衰退,教育領域也時有裁員…”

  從PISA成績上來看,兩個國家都屬於中不溜秋的水平。對此,艾瑪老師感覺很納悶,她實在想不出這樣一個可稱作“難兄難弟”的國家,有多少經驗可以學習,但本着“走出去就有收穫”的想法,她欣然前往。

  哪怕能找出兩國在基礎教育上所共同面臨的難點與問題,那也是一種啓發。

  果然,當愛爾蘭孩子們第一次踏入位於西班牙馬德里市郊的聖胡安巴蒂斯塔學院,他們都被那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所震驚了。

  這是一所同樣面對城市學生開放的普通公立,有着825名學生,師生比大約爲1:30,規模與愛爾蘭孩子自己所屬的公立學校相當。不算寬敞的校園,擁擠的學生,顧不過來的老師,形成了兩所學校共同的困境。

  課堂紀律,也是老師們所共同面臨的難題。

  在西班牙,學校課程被一個25分鐘左右的休息切割爲上下兩場——學生們先是上完3節55分鐘的課,隨後休息,然後再上3節55分鐘的課,然後放學,如此周而復始。

  長時間的連續課程,幾乎無法讓本來就活潑的西班牙學生坐得住,尤其當老師只是照本宣科地講解知識之時,爲了鎮壓課堂上竊竊私語的學生,他們不得不想出各種辦法。

  有老師帶來了鈴鐺,哪裏吵鬧搖哪裏。

  也有老師將55分鐘的課安排爲課堂討論,自己再穿梭於各個小組之間,不斷提醒孩子們“討論啊親!下節課要考!”

  可惜,老師們的竭盡全力在混亂吵鬧的課堂中,顯得有點無濟於事。目睹了這一切的愛爾蘭老師艾瑪表示,這的確是許多基礎教育表現一般的國家,必須要直面的問題。

  不合理的師生配置比,讓老師無暇兼顧單個孩子的需求;過於“寬鬆”的課堂氣氛,讓知識的傳授變得愈發艱辛。有時,她還真挺羨慕亞洲老師的,起碼他們練就了一套好手腕,能夠壓得住學生,保證教學順利進行。

  更糟糕的是,不景氣的經濟,時不時會讓滿懷熱忱的老師成爲“犧牲品”。

  當年的西班牙與愛爾蘭一樣,面臨着衰退。經濟一糟糕,就不可避免地要裁員;一裁員,往往是教“無用課程”的老師最先受害。

  在西班牙,艾瑪老師和愛爾蘭孩子們共同學習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美術課,課堂上,美術老師帕科讓每個孩子都完成一幅畫作,再將畫作拼起來,湊成一幅大型藝術品。

  艾瑪老師還是挺欣賞這種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參與、協同合作的教學方式的,但在與帕科老師詳聊之後才發現,原來他正以每節課都是自己所教授最後一節的態度,開展教學。

  當裁員浪潮襲來時,音樂美術這些看起來無關緊要的課,最容易受到影響,過去一年,西班牙這所學校裏走掉了12名老師,基本上都是被視作“沒用”的人文藝術課教師。

  老師走了,乍一看似乎節省了開支,可卻變相剝奪了學生們探索自身可能性的權利。

  活在相似危機下的艾瑪認爲,當一個國家的經濟問題,淪落到要教育界與孩子們爲之買單,那這個國家的教育怎麼可能會好?在這種情況下,遠遠落後於它國或許纔是常態。

  “這樣做,無異於親手扼殺進步的希望。”

  雖然西班牙的課堂體現了許多歐洲國家在基礎教育上所面臨的共性問題,但它也有自身的長處,比如它是歐洲這麼多國家中,爲數不多的開設電腦與信息技術課程的國度。

  每所學校都配有計算機實驗室與寬帶,孩子們都是從很小的時候,直接在學校裏學習相關知識,這非常符合未來發展趨勢。

  看到共性問題,看到弱勢與長處,西班牙交換之旅的確如同愛爾蘭教師艾瑪所想象的那樣“糟糕”,卻也有一些超乎意料之處。

  波蘭:靠嚴格教育翻身爲“強國”

  在前往波蘭進行交換以前,愛爾蘭利特里姆郡的孩子們,似乎對波蘭充滿同情。

  孩子們都對這個東歐小國在近代史上的遭遇有所耳聞——侵略、亡國、衰退… 直到21世紀初期加入歐盟,情況纔有所好轉。

  一個愛爾蘭女生說,聽說那邊的學校在硬件設施上遠遠不如我們學校。

  另一個男生則聽說,那邊的學校連投影儀都沒有,時至今日仍在使用黑板。

  可就是孩子們口中多災多難的小國,卻連年在PISA中殺出了一條血路——在數學、科學、閱讀這三個科目上,無限接近前十,跟歐洲其他各國相比,這個成績算是不錯了。

  其背後的奧祕,來自教育制度的變革。

  對於愛爾蘭孩子們來說,也是時候通過親身經歷,感悟一下這個設備落後卻成績不錯的國家,是如何培養它的青少年了。

  首先,大概是受到其歷史文化的影響,波蘭的學校裏,處處瀰漫着感恩與團結的氣氛。

  愛爾蘭孩子們沒想到,在波蘭,宗教竟然會專門作爲一門課程,出現在教學大綱內,更沒想到這裏的師生,竟然如此虔誠。

  每天早上八點,波蘭學生準時在宗教課內做起了儀式,感謝今天又是平和的一天,感謝上天賜予的受教育機會。可能是受到這種心緒的影響,接下來的課程學習會更加努力。

  “在波蘭,他們確實比我們更感激教育。”

  另外一點就是,波蘭的學校都是我們常說的“一貫制”,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初中,孩子們基本上會在同一所學校內走完自己的幼年到青少年,這完美解決了各階段轉換時的銜接問題,也形成了一種“奇景”——

  在波蘭的校園裏,從幾歲到十幾歲的孩子都玩在一起,小的跟隨大的,大的照顧小的,反而沒有預想中欺凌與暴力的現象發生。

  如此多年齡段混合的校園生態,早就讓波蘭的下一代學會了共處、融合與團結。

  撇開感恩與團結的校園氣氛不談,讓愛爾蘭孩子們驚訝的是,這裏的考試無處不在。

  無論在數學、化學還是生物課上,他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來,我們做個測驗”。考試之頻繁,讓愛爾蘭學生誤以爲自己其實是來到了傳說中的“考試工廠”亞洲…

  而且,就算沒有考試,愛爾蘭孩子也發現自己已經有些跟不上波蘭自然科學類課程的進度了。數學課上,他們滿臉懵圈地望着波蘭同學在黑板上寫下複雜的公式,連在愛爾蘭數學科目中得過A+的學生,都露出了“我是誰,我在哪裏,我在幹啥”的迷離表情。

  這恰恰體現了波蘭教育的精髓——嚴抓數理化基礎;重視考試,搞全國統考;還有紀錄片中提到的,強行延長學制一年,到16歲後才通過考試,確認學生究竟是進入職業學校還是踏入高等教育領域,修讀大學。

  在某種層面上,波蘭的教育騰飛正是得益於將嚴格教育的概念引入了基礎教育。對於這樣一個曾飽受磨難的小國來說,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快樂教育”是毫無意義的,卓有成效的教育絕對是不“反智”也不輕鬆的,想要拼出成果來,就是要吃苦、努力、毫不鬆懈。

  況且,波蘭根本不想以下一代的未來爲代價,再將自己引入“落後就要捱打”的局面。他們非常清楚“少年強則國強”的道理,把教育搞上去,實力增強,國家纔有一席之地。

  金字塔頂端的芬蘭

  完美教育典範

  如果說整個歐洲教育有一條“鄙視鏈”存在,那麼愛爾蘭、西班牙恐怕很不幸地在底端,波蘭在中間,而福利超好的北歐國家芬蘭,則毫無疑問地霸佔着金字塔塔尖的位置。

  “芬蘭可能有着全世界最好的教育。”

  被分配到芬蘭交換的愛爾蘭孩子們,喜滋滋地面向鏡頭說出這句話,滿眼都是期盼。

  和它的歐洲兄弟們相比,芬蘭是特別的。

  它不分公立私立,全國教育資源均衡;孩子成年以前沒有大考,沒有作業;就連從事教職的老師們,都是世界上幸福感最高的人。

  和另一種重視刻苦學習與考試成績、外部不斷加壓的路徑相比,曾拿下過PISA歐洲冠軍的芬蘭的模式,似乎印證了師生的內在驅動力,也可以是促成高質量教育的關鍵。

  從一開始踏進芬蘭學校的校園,愛爾蘭孩子們就感受到了這裏的與衆不同之處。

  在芬蘭,學校是寬敞而明亮的,大大的落地玻璃,讓自然光盡情地揮灑進室內,每個角落都能儘可能多地沐浴陽光,所以,你能看到芬蘭孩子在各個旮沓讀書學習——樓梯後面,儲物櫃之間,也因爲它們足夠亮。

  一來學校,學生們會像進入遊樂場那樣先脫下鞋子,赤腳奔跑在各個區域;但學習和玩樂之間的界限也沒有分得很清,讀書的場所旁邊,就矗立着裝滿豐盛零食的販售機。

  最讓愛爾蘭學生着迷的,是一進校門就自動連接的免費wifi,而他們所不知道的是,在芬蘭,與學校和學生有關的一切事物幾乎都是免費——免費校車、免費午餐、免費課本、免費醫療、免費學校旅行、免費住宿…

  “再窮也不能窮教育”,這個北歐小國經濟上的任何發展,都是爲了給教育提供後盾。

  芬蘭學校的硬件配套,好得讓人妒忌。

  而在軟件方面,它也絲毫不遜色於他國。

  芬蘭政府硬性規定了每個班級的最大人數規模以及學生們每週在校上課的最長小時數;每位老師必須對每個學生給予足夠多的關注,也是明列於芬蘭教育政策的指導準則。

  讓每個芬蘭孩子都有機會充分探索未來發展的多種可能性,並根據自身的進度得到針對性的輔導,是芬蘭貫徹於基礎教育的初心。

  相應的,學科不存在“有用”、“無用”之分,只要你能想到的在生活中出現的任何現象與話題,都可能成爲一門課,供孩子們自由選擇——喜劇表演、模特與攝影、烹飪、性教育乃至尋寶遊戲、給T恤噴繪,應有盡有。

  只要不過分偏離基礎教育教學大綱的範疇,芬蘭的老師們有足夠的權利可以自由決策,以他們想到的任何方式,給學生上課,這其中也包括了根據學生的需要“新開”課程,以及放權給學生,讓他們自己給自己講課。

  幸運地被安排到芬蘭交換的愛爾蘭青少年,已經完全愛上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了,一個個都叫嚷着“愛死這裏了”、“不想走”。

  不過,有人可能會有疑問,芬蘭學校每天上課跟玩兒似的,學生們會不會真的玩兒脫了,再也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優質基礎教育全覆蓋的芬蘭,國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也很高,全國有70%的人考進大學繼續深造。這無疑得益於從年幼時就全身心浸染的良好教育環境,孩子們從小就對探索世界與學習知識充滿興趣,一旦這個內在驅動力的“機關”開啓,教育,就變成了持續一生的、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美好事物。

  當學習成爲一個孩子終生的樂趣,這個國家的教育,要是不數一數二那纔有問題。

  更有意思的是,在那70%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羣中,又有前10%才能在教育學專業深造至碩士,畢業後成爲各個基礎教育崗的老師。

  當這些“鳳毛麟角”的人才投身於下一代的培養,他們又會享受極高的社會地位、不俗的薪水與根據學生需求自由安排教學的權利。

  當精英致力於培養更多將求知作爲愛好、充分挖掘自身長處的精英,在良性循環之中,也難怪芬蘭會坐穩歐洲教育NO.1的交椅。

  看完《國際交換生》,我們會發現,西方媒體似乎一直對自己的基礎教育抱有焦慮。

  在一些歐洲國度,面向多數人的公立教育良莠不齊,打着“自由寬鬆”的旗號推崇“快樂學習”,課堂紀律與教師權益很成問題。

  殊不知,好的私立與將“嚴格教育”全面引入基礎教育的國家,早已在刻苦努力的氛圍中將沉浸在快樂教育美夢中的人甩在身後,比如愛爾蘭、西班牙,改革,迫在眉睫。

  全力開發學生內在驅動力、實現全國範圍內教育公平的芬蘭是另一種完美典範,但它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撐,它可以是改革的方向之一,但國家資源則是現實的問題。

  但不管怎麼說,西方媒體這種熱愛搞交換項目的傳統應該繼續保持,正如參與此次交換項目的一位愛爾蘭學生所總結的那樣:

  “在教育方面我們聽到的還不夠多,哪怕聽進一點都很好,多聽多看,纔有改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