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爆款偶像”是門玄學,雖然有套路可循,但沒有人會預料到下一秒觀衆會喜歡什麼。

  刺蝟公社 | 周矗

  2019年,“Pick”這個詞變得有些陌生了,提及的人越來越少。

  2018年剛過,“愛優騰”三大視頻平臺乘着“偶像元年”的東風,紛紛主攻起了更會賺錢的“男團”:愛奇藝的《青春有你》、優酷的《以團之名》、騰訊的《創造營2019》。三檔節目,近300名男練習生,今年的選秀隊伍格外壯大。

  有趣的是,4月6日這一天,觀衆將同時見證《青春有你》的成團出道與《創造營2019》的首期播出。而早在三月,《以團之名》中勝出的“冠軍隊”和“人氣隊”也已經成團出道。

  出道機會多了,但男團偶像的巔峯時刻卻留在了2018年。

  B站上正在掀起全民模仿蔡徐坤打籃球的狂歡,每個視頻播放量均突破十萬;楊超越正在各大綜藝裏狂秀綜藝感,一句“燃燒我的卡路里”成了膾炙人口的現象級金句。NINE PERCENT的出現,成了《青春有你》決賽的最大看點。

  一年過去了,那些在2018年被全民“養成”的偶像,憑藉着極高的社會話題度,活躍在綜藝、鬼畜、編程等各個領域中,繼續收割着巨大的流量。而這些新男團出道的熱度,很難將“偶像元年”這四個字繼續刻在2019的綜藝大事件中。

  今年的男團選秀究竟怎麼了?爲了解開這一謎團,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尋訪到了三位特別的人。對於男團選秀的疲態,他們作爲選秀“圈外人”、“中間人”與“圈內人”,都有很多話要說。

  選秀“圈外人”:

  “選手沒有話題度,粉絲都不槓精了”

  選秀“圈外人”,泛指那些從不關心選秀的局外人。

  第一個進入刺蝟君腦海的“圈外人”是姜磊。他是一名沉迷打遊戲的直男,很少能有選秀節目能入他的“法眼”。他堅定地告訴說,他絕不會看今年的任何一個男團選秀節目。“都是一羣男的,有什麼好看的。”他滿臉鄙夷地說。

  不過,去年的他卻是《創造101》的死忠粉。在一個春日的午後,他在女朋友的平板電腦上瞟到了一個很漂亮的小姐姐。

  “她是誰啊?”姜磊耿直的發問。

  “《創造101》的選手吳宣儀。”女朋友隨口答道。

  那一刻,“吳宣儀”這三個字和她甜美的笑容一起,在他腦海中“蹦兒”一下開了花。除了每天例行的工作和打遊戲,他還總會下意識地點開騰訊視頻的投票通道,給吳宣儀投上一票。

  吳宣儀在《創造101》

  節目越來越火,楊超越“不努力也能進前三”、王菊“重新定義中國女團”的人設引發了他身邊巨大的討論。當“PICK”女團從單純審美變成了價值觀抉擇,姜磊開始越來越好奇,在這些極具話題性的小姐姐中,究竟誰可以C位出道?

  到了2019年,在他身邊討論選秀節目的聲音卻消失了。

  “選手和節目都沒有什麼話題度,甚至連粉絲都不槓精了。”姜磊說。

  缺少廣泛的審美認同和社會話題性,是今年選秀節目未“出圈”的主要原因。

  在新浪微博中,《偶像練習生》的官方微博粉絲數爲136萬,幾乎爲《青春有你》和《以團之名》的2.5倍。

  2018年,身穿漁網衣的蔡徐坤來到《偶像練習生》的舞臺中央。節目組專門爲他那部分表演設計了極具噱頭的剪輯,把他打造成令所有選手和導師都最期待的“大魔王”。

  因爲早在2016年,他已經在一檔選秀節目中成團出道,並推出多部作品。他的再次出現,代表着他將把過去的成績清零,並重新以練習生的身份與其他後輩同臺競爭。

  引起更大爭議的是他錄製當天的裝扮。在他深藍色的外套下,是一層透視的漁網衣。他化着精緻的煙燻妝,自信地表演了一首性感的自作曲。

  節目播出後,他極其突出的表現力“吸”了不少粉,但一些針對攻擊聲也隨之襲來。

  國內偶像男團長期的供應不足,讓這場久違的選秀有了更多看點。相比起偶像產業成熟發展的日韓來說,國內觀衆對偶像團體還抱有一種獵奇心態。

  在對男性審美孰是孰非的爭論下,蔡徐坤等部分選手爲初期的中國團體選秀製造了極大的關注度。

  對於節目組來說,蔡徐坤、楊超越這樣能立住人設,並幫助節目打開社會話題度的選手,是很多製作團隊夢寐以求的。《最強大腦》的製片人就曾發微博稱,“做節目的人遇到楊超越這樣的選手,做夢都要笑醒。”

  到了2019年,由於政策限制,各個平臺的男團選秀節目都保守了起來。節目“劇本”主要集中於“逆風翻盤”這個大主題上,偏離大主題的“人設”基本沒有了滋生的空間,能夠引發巨大話題度的選手寥寥無幾。

  從節目人氣最高的選手來看,雲合數據統計,蔡徐坤在《偶像練習生》播出期間曾經上過38次熱搜,三次排名第一,幾乎每6.3分鐘就能在微博熱搜上看見“蔡徐坤”三個字。

  《以團之名》人氣最高選手趙品霖登上微博熱搜8次,最高排名第二,還曾成爲第一個被節目淘汰的人氣最高選手。《青春有你》人氣最高選手李汶翰登上熱搜12次,最高排名第三。

  但在這個信息轟炸的時代,今年的選手並沒有給很多圈外觀衆一個必須要關注的理由,這更是他們在成團之後需要去思考的。

  製造“爆款偶像”是門玄學,雖然有套路可循,但沒有人會預料到下一秒觀衆會喜歡什麼。

  “選秀”中間人:

  “別把我們當韭菜”

  選秀“中間人”,泛指選秀的過客。他們前一秒或許還爲某個選手的落敗痛哭流涕,後一秒擺出又一副who cares的表情。

  去年《偶像練習生》的成團夜,陸雙雙整整哭了一宿。

  她Pick的選手最終與成團失之交臂。沉迷投票的這幾個月,她買了十多箱用於應援的維他命水,甚至把公司WiFi名改成了“給xxx投票”。“整個公司的一層樓都在幫我一起喝水,一起投票。”她回憶。

  陸雙雙在微信羣裏的“花式拉票”

  家裏的兩個電腦也遭了秧。在那段時間,它們一臺要負責不間斷24小時刷直拍視頻,另外一臺負責用插件代碼爆肝投票。

  激情來得快去的也快,三個月後,她脫粉了。“出了大廠的他變了,不是我想象的那個樣子了。”

  她又打開了今年的選秀節目,期待能有一位新選手彌補她的落寞,結果卻令她大失所望。“很多人既不會跳舞又不會唱歌,也沒有舞臺表演經驗,簡直是災難片,果斷棄。”

  翻開今年參與男團選秀的選手履歷,很多熟悉的面孔浮現出來。

  他們當中,有知名男團的成員,參加過辯論節目的辯手,剛參加完另一檔節目的Rapper,短視頻App上的網紅。換了件衣服,換了個造型,他們搖身一變,變成了“想做偶像男團”的練習生。

  細心的網友發現,在一些練習生自述的練習時長中,有人在拍網劇,有人在上綜藝,有人在直播帶貨。《青春有你》的全民製作人代表張藝興曾在節目中提到,這樣“三心二意”的練習不能算作練習時長。

  活力時代創始人兼CEO楊逆鷗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中國偶像行業的問題不在後端,人才是這個行業真正的命脈。

  但直至今日,國內偶像團體的產業鏈依舊不完整,尤其可以在前期提供系統化培訓的公司寥寥無幾。由於國內專業培訓師資的缺乏,很多經濟公司選擇將練習生送到海外培訓。

  在偶像變現模式不清晰的情況下,這種“外包”培訓制耗費了許多經紀公司巨大的成本。爲了支撐運轉,部分公司必須要讓這些消耗了巨大成本的偶像爲公司快速回本。

  快速變現的途徑大多集中在拍網劇、上綜藝、上直播等。發專輯和做音樂演出,並沒有在“賺快錢”的考慮範圍之內。

  2018年,蔡徐坤、孟美岐、吳宣儀開闢了出道歌手“回爐翻紅”的先例。很多經紀公司發現,“選秀”這一翻紅利器似乎比跑綜藝立人設來得更快、更穩。

  尷尬的是,幾檔選秀節目打出的賣點,均爲讓有初心、肯努力的人擁有實現夢想的機會。《青春有你》的主題爲“越努力,越優秀”,《以團之名》的主題爲“一起拼,更發光”。

  但部分選手複雜的經歷、糟糕的表現、多變的相貌,逐漸讓陸雙雙這些選秀“中間人”意識到,他們不是以努力之名,去搏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而是在以夢想之名,去搏一個“翻紅”的機會。

  “雖然節目想呈現選手的改變,但觀衆對男團的基本業務水平還是有要求的,不能把選秀觀衆當成收割紅利的韭菜。”陸雙雙說。

  “逆風翻盤,再試一次”的模式,已經感動不了今年這批觀衆了。

  圈內人:

  “套路被我們識破了”

  選秀“圈內人”,泛指那些對選拔偶像投入巨大感情成本和精力成本的觀衆。

  沒有人比許依濃更適合這個定義了。

  去年的她是粉絲站打投組的成員。爲了投票,更是爭口氣,她沒日沒夜地坐在電腦前監測數據,眼睛還得上了麥粒腫。三個月之間,她拒絕了大部分外出邀約,從一個精緻的小仙女變成了駝背的程序媛。

  許依濃2018年的投票“日常”

  最後,她支持的選手成功出道,這讓她有一種莫大的成就感,“是我們一票一票投出來的!”

  當她得知,今年又將有幾百位選手衝擊選秀格局時,她本能性地感到了恐慌,就像一種自己家的孩子要被別人搶了風頭的感覺。

  “我們的熱情和愛都給了去年那些孩子,很多人還都是初戀追星,感情比較深。今年選秀出來的新偶像肯定會在資源和人氣上對我們喜歡的人有威脅,所以對後來者有天然的牴觸心理。”她說。

  同樣的情況也在韓國出現。

  《PRODUCE 101》第二季爆火之後,KBS電視臺推出了讓出道偶像重新發光的選秀節目《The Unit》,JTBC電視臺和YG社長樑鉉錫推出了發掘新藝人的選秀節目《MIX NINE》,MBC電視臺推出了19歲以下練習生的選秀節目《Under Nineteen》。

  成功或許是無法複製的。韓媒統計,KBS大手筆投入的《The Unit》收視率和話題性遭受滑鐵盧,《MIX NINE》與《Under Nineteen》的收視率均跌破1%。而在《PRODUCE 101》第二季出道的男團WANNA ONE則狂攬各大獎項,將2017韓國偶像市場TOP的格局改寫爲“兩彈一碗”(EXO、防彈少年團、WANNA ONE)。

  令國內的粉絲們更失望的是“成團”名存實亡。

  “成團出道”一詞曾經是國內養成系節目最大的噱頭。在去年養成類節目的前期宣傳中,出道團體被打造成爲“國內首個跨經紀公司的優質偶像男團”、“中國頂尖流行樂演唱組合”,獲得播出平臺以及經紀公司最好的資源。

  無數和許依濃一樣的粉絲投入到應援大戰中。《2018今日頭條娛樂白皮書》統計,《創造101》播出期間,孟美岐粉絲應援公開總額高達1200萬。

  成團後,粉絲們的熱情卻被澆了一盆冷水。在《偶像練習生》中出道的男團NINE PERCENT,出道後合體次數屈指可數,七個月之後才推出首張團體專輯。《創造101》中出道的女團火箭少女101成立不到兩個月,便經歷核心成員的“退團風波”。

  陷入風波中的成員曾缺席火箭少女101的新歌發佈會

  “團魂”不再,昔日氪金投票的粉絲成了被“愚弄”的人,國內限定團體的營業侷限性、合體難、團體活動分配不均、成員發展受限等因素,讓他們逐漸看清了資本的操縱下,國內偶像產業商業模式的幼稚行徑。

  “商業的套路被我們識破了,觀衆並決定不了什麼。我們最大的希望就是他個人發展得更好。”許依濃說。

  爲了彌補去年的遺憾,今年的幾檔選秀節目均把“成團”作爲首要標準。但在國內偶像產業模式仍處於初期階段的境況下,“成團”或許只是拯救落後多年偶像產業的開始。

  “愛優”戰火剛停,騰訊戰火再起。就在《青春有你》的成團之夜,騰訊的《創造營2019》又將開跑。至上勵合成員馬雪陽,X玖少年團的夏之光、彭楚粵、趙磊,曾與蔡徐坤在《星動亞洲》中同臺比拼的劉也、戴景耀均出現在選手名單中。

  這檔“熟面孔”更多的節目,會接過男團選秀這把沉甸甸的大旗,拯救2019男團偶像的頹勢嗎?

  (文中姜磊、陸雙雙、許依濃均爲化名)

  周 矗

  關注綜藝、影視等文娛領域

  添加時煩請註明姓名、機構、職務

  END

  內容產業報道第一媒體

  刺蝟公社是聚焦內容產業的垂直資訊平臺,關注領域包括互聯網資訊、社交、長視頻、短視頻、音頻、影視文娛、內容創業、二次元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