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森堡,位於歐洲西部,與法國、德國及比利時相鄰,是一個標準的彈丸小國。盧森堡的面積只有2580餘平方公里,還沒有中國很多縣的面積大。不過就是那麼一個彈丸小國,卻在法德比三大強國的夾縫中長期保持着獨立。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盧森堡還沒有中國一個縣大,爲何沒有被強鄰吞併?

  首先,盧森堡雖然面積不大,但很富庶,而且背景顯赫。盧森堡領地成型在11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所屬的盧森堡伯爵時期,先後曾歸屬勃艮第、奧地利、西班牙等國家。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盧森堡升爲大公國,獲得了自治權。不過儘管盧森堡獲得了自治地位,但仍以尼德蘭國王爲大公,並和尼德蘭、德國、法國以及英國保持着密切的關係。盧森堡雖然接受尼德蘭的管轄,但卻加入了德意志邦聯,並由普魯士軍隊駐防,這樣誰想喫掉盧森堡都得想一想。

  1830年尼德蘭分裂爲荷蘭與比利時兩個王國,盧森堡成爲兩國爭搶的對象。最終在英法等強國的協調下,盧森堡一分爲二,西部地區劃給了比利時,成爲了比利時的盧森堡省,而東部地區則獲得獨立,仍由尼德蘭(荷蘭)國王爲大公。1866年,盧森堡脫離德意志邦聯。次年,《倫敦條約》確定盧森堡爲獨立的中立國,盧森堡從此成爲了獨立的國家。1890年,盧森堡徹底擺脫荷蘭王國的統治,由拿騷-威爾堡家族專領。拿騷家族來自德國中部,是德國一個非常顯赫的家族,當年叱吒風雲,領地遍及德國,其家族成員還曾被選舉爲德意志國王,後來的尼德蘭王國的統治者也出自該家族。

  拿騷家族專領了盧森堡後,其他國家自然不敢隨便吞併。歐洲國家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不能無緣無故的吞併其他國家,特別是這種公國,即使國家再小,你兼併的這塊領地,只能兼任那個領地的領主頭銜,而不能說完全合併到你的帝國裏。拿破崙那麼厲害,大半個歐洲都被法國佔領了,但拿破崙仍然不得不讓很多自己的親戚或者心腹兼任很多其他國家的國王或者大公頭銜,只能變相收附庸國,但不能堂而皇之的合併到法蘭西第一帝國裏。

  由於和德國、荷蘭等國家有着特殊的淵源,盧森堡和德國、荷蘭的關係非常好,兩國自然不希望其他國家吞併盧森堡。更重要的是,盧森堡戰略位置重要,是德國和法國以及比利時之間的戰略緩衝,所以不管是英國、法國、德國還是比利時,他們都不允許其他國家吞併盧森堡。誰想獨吞盧森堡必然會引起其他國家反對,搞不好又是一場戰爭。就這樣,盧森堡在列強的夾縫中一直屹立不倒。當然,也有不怕的,那就是德國。兩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就一不做二不休的吞併了盧森堡。不過雖然德國佔領了盧森堡,但對吞併盧森堡還是很忌憚的。比如一戰時德國對盧森堡只是軍事佔領,而不是吞併,所以戰爭結束後盧森堡很快又恢復了獨立。

  二戰時,盧森堡再次被德國吞併,德國戰敗後,盧森堡重新獲得了獨立,並加入了聯合國。1948年,盧森堡與荷蘭、比利時建立關稅經濟同盟,三國算是綁在了一起。1949年,盧森堡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從此獲得美國的保護。1958年,盧森堡又加入歐洲共同體(歐盟),成爲歐盟的重要成員。有美國、歐盟罩着,自然沒有國家敢動盧森堡。現在盧森堡已經成爲了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人均收入世界名列前茅、國民幸福指數很高。作爲一個土地稀少、資源匱乏、市場狹小的彈丸小國,盧森堡能長期保持獨立,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已經非常不容易。

  參考資料:《盧森堡》、《盧森堡大公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