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對抗中國,美國正失去歐洲支持

  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4日文章,原題:在與中國的角逐中,美國正失去歐洲 4月初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十幾位來自歐洲和其他盟友的外交官與美方人員,參加了在國務院舉行的一個會議。會上,美方外交官要求盟友支持一項譴責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的聯合聲明。但顯而易見,無論是歐洲人還是來自亞洲和拉美的其他國家均未同意。

  一位瞭解會議細節的不具名歐洲外交官對筆者說,“沒人願意支持。”在歐洲人看來,白宮對與中國打交道有一種誤入歧途的零和思維,而上述會議無非再度證明瞭這一點。他們還認為,白宮錯誤地以為可以隨意擺佈其夥伴,在某些問題上公開指責他們,而在另一些問題上又指望他們配合。

  從筆者與大西洋兩岸幾十名官員的談話來看,對於中國挑戰的問題,歐洲和美國非但沒有走到一起,反而開始陷入一種破壞性分歧。特朗普的最新舉動,讓人擔心華盛頓和北京進入長期的經濟冷戰,它可能加速歐洲與美國的分歧,讓美國走上一條連歐洲的鐵杆強硬派都難以接受的道路。

  前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高級官員、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埃文·費根鮑姆說:“特朗普政府有人把中國視為一種生存威脅,大多數歐洲人都不會認同他們的那種立場。”

  最近幾個月的一系列會談,以及各方對會談的不同解讀都折射出美歐的裂痕不斷擴大。參加4月份會談的歐洲外交官認為華盛頓對“一帶一路”毫不妥協的態度,與幾年前美國對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的立場相仿。那時,美國未能說服盟友抵製中國牽頭的亞投行,最後淪為孤家寡人。

  諷刺的是,美國高級官員私下承認,美國在與中國的競爭中能否勝出,可能最終要取決於歐洲。但許多美國官員,至少是特朗普政府的最高層,在與歐洲盟友合作方面缺乏耐心。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歐盟外交官說:“美國人想要打擊、遏製、對抗中國,他們氣勢洶洶。但我們認為他們註定徒勞無功。”

  6位歐盟國家和政府領導人參加4月中國舉行“一帶一路”的峯會時,美國官員只能待在家裡。歐洲企業繼續大力投資中國,包括人工智能等敏感新科技領域。如果迫不得已時,歐洲人願意讓對華長期商貿關係陷入危險境地嗎?

  如果沒有共同的目標,今後跨大西洋夥伴關係或許會變得更加困難,不論特朗普是否連任。(作者諾厄·巴爾金,陳俊安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