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訓、阿兵哥、菜鳥、陸軍、軍人、新兵。(圖/陸軍司令部)

▲國防部表示,「募兵制」為政府國防重要施政,有信心達成。(圖/陸軍司令部)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在臺協會前處長呼籲臺灣停止實施志願役,也有立委表示,目前潛在兵源約是57萬餘名,而國軍若要維持21萬5000人的兵力規模,等於不到3人就要有1人自願去當兵,根本是「天方夜譚」。對此,國防部強調,「募兵制」為政府國防重要施政,有信心達成。

國民黨立委黃昭順日前在質詢行政院時指出,前美國在臺協會處長司徒文曾呼籲臺灣停止實施志願役,美國國防部也質疑臺灣推動全募兵制,可能使有限的國防預算更喫緊等問題,她則籲請國防部懸崖勒馬,勿陷國家安全於不義。

黃昭順說,嚴重的少子化已經成為臺灣的國安問題,目前潛在兵源約是57萬餘名,若要維持21萬5千的兵力規模,等於不到3人就要有1人自願去當兵,這根本是天方夜譚的想法。她説,「全募兵制」是要錢沒錢,以志願役官兵為主體的國軍,人事成本必然日漸增長;募兵制不但有「養兵代價過高」缺點,且實施募兵制後,人員維持費必然攀升,對軍事投資預算必有排擠效應。

黃昭順呼籲,即使最終政府仍要走向募兵,蔡政府應以國家安全為首要考量,再給予募兵制更寬更長的時間,去募得國軍真正需要、符如所期的兵源。而在募兵尚未能完全成熟無縫接軌國軍戰力前,應思考是否暫緩實施全募兵制?而改行徵、募兵制併行。

對此,國防部回應,「募兵制」為政府國防重要施政,推動決心不會改變。世界各國兵役制度之設計,均是配合國情,而有其不同特性,我國推動「募兵制」仍維持憲法國民兵役義務,並非採取其他國家「全募兵制」方式,而係秉持「平時養兵少、戰時用兵多」的原則。

國防部表示,國軍將持續精進「募兵制」配套措施,積極落實「強化內部管理及業務簡化」、「改善服役環境」、「鼓勵公餘進修」及「精進退撫制度」等作為,推動招募及留營工作,以滿足志願役人力需求,有信心達成國軍常備部隊以志願役人力擔任的政策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