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我是從來沒用過二類三類賬戶,想知道現在普及程度怎麼樣,要不是今天去銀行辦業務,都忘了有這事了。


有!非常大!準確來說是對工作的影響。

對於銀行跪猿汪來說,完全陷入了掛失地獄!現在每天不辦個3、5筆掛失就不叫上班!

同事曾經受理過一個客戶,10張卡,全部掛失,密碼全部忘掉的那種。。。所以知道為什麼銀行總是排大隊了吧?!

去年一年,我們這18線小城市的網點,掛失業務1000多筆,在這之前,一年能有300筆就算多了。大城市的網點基本都是2000起步。我聽說過的最多的有3000多筆的,平均每天近10筆。

基於貧富差距跟日常消費,一般小老百姓是沒什麼影響的,至於我,也就遇到一次該類事項造成的麻煩,無非就要從低級卡先轉到高級卡,然後再對外匯出……對於越來越懶的我來說,增加了「沉重」的負擔——不得不下載並且辦理手機銀行。

這些政策其實並不是為保護公民財產安全或者支付安全的初衷考慮的,我這種平頭百姓基本上接觸不到意識裡頭高大的金融生活。


我們的客戶買了10000的貨幣基金,過了半個月變成一萬多點了,需要贖回,劃款失敗……一查發現是II類卡……聯繫客戶找銀行換成一類卡,被拒絕,於是內部各種審批後,分兩天給客戶入賬,emmm……被投訴了……
對民眾生活的影響目前不大。261號文的出台,最直接的目的本身就不在普通民眾,而是為了限制電信詐騙,通過清理賬戶、限制開戶,增加詐騙用賬戶的獲取難度。同時,為銀行對涉案賬戶、可疑賬戶的處理,提供了直接、清晰的依據。另外,261號文限制的可不單單是銀行一類賬戶,同時還有支付機構三類賬戶。什麼意思呢?「從來沒用過二類三類賬戶」這個說法,對知乎上大部分人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微信也好,支付寶也好,都在這個範圍內。

受影響比較大的,是一部分小微企業的老闆,因為其中一部分人偏好用個人賬戶做結算,同時使用多張卡,以前一家銀行就可以,現在得N家銀行。

對消費者來說,最直接的好處在於:強制免除了國內同行的取現和轉賬手續費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沒感覺到影響
這個問題十年二十年以後再問
簡直是超級無敵nc屁股決定腦袋的sb政策,典型的運動式治理。


謝邀

最近入職了才知道二類,三類戶。說實話在不買直銷銀行理財的情況下,電子賬戶(二類)其實是很少有人知道,更不要提使用了。

大家都知道支付寶吧,還有餘額寶,他們就是線上賬戶,大家用的順溜吧,但是改個名字,網上電子賬戶,就聽不懂了吧


當然有啦,農行綁定了三方存管的借記卡不能申請農行網貸,你說氣不氣人???


沒人用二類戶。直接連支付寶財付通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