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真是哭的太累, 也許,也許你要睡一睡, 那麼叫夜鷹不要咳嗽, …… 無論誰都不能驚醒你, 撐一傘松蔭庇護你睡。 …… 我就讓你睡,我讓你睡, 我把黃土輕輕蓋著你, 我叫紙錢兒緩緩的飛 ——聞一多《葬歌》

進入四月之後,清明節就成了人們最盼望的日子:

學生黨盼著能夠放假上班族盼著可以休息

商家盼著促銷搞活動、旅行社盼著出行小高峯。

部分商家的廣告 過度消費了清明節

不知不覺,清明變成了和其他節假日一般無二的消費日,商業價值和娛樂價值遠高於其文化價值。人們對於它的認知停留在「假日」卻忘了這個「節日」背後的意義。

01

悼念先人、感念死者。清明是一場向過往而拜的儀式

我國有23個傳統節日,流傳至今為人所熟知的有10個:春節、元旦、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中秋節、重陽節、冬至還有臘八。

其中,為生者團聚而設立的節日有5個,而悼念死去親人的卻只有清明1個。

悼念先人、感念死者

在這種設立的初心之下,清明就成了祭拜離去的親人的日子。所以即使全國各地的清明風俗不盡相同,但是祭奠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人們立於細雨之下,朝墳墓跪拜拜的是自己對親人的思念;朝天地作揖掬的是自己對過往的懷念。

清明節的跪拜儀式

小的時候不懂事,跟著家裡人去掃墓的時候總是懵懂,看著長輩燒紙、跪拜、作揖;彷彿在看一場高深莫測的儺戲,不懂這些動作背後所代表的含義。

後來大一點才明白:人死不能復生,死者在生者的人世間是沒有位置的。

鑼鼓喧天的春節他們不能欣賞;闔家享用的元宵他們無法分羹;

中秋婆娑的玉盤他們無法遙望;重陽準備的茱萸也沒有他們那一份。

逝去的人能享受的只有香火

只有清明,「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生者纔可以站在一年之初的末尾,向著過往跪拜,感念死者,行一場緩解生者悲痛的儀式。

02

表露情緒,傾吐悲傷。清明是一場盛大的狂悲

如果我們參加過葬禮,特別是帶有哭喪環節的葬禮,就能有所體會:在葬禮上哭的最兇的是平時言語很少的人淚流的最多的是平時臉色很「臭」的人。

葬禮上痛哭的親人

這種反差,並不是為了配合葬禮的氛圍而去作秀表演,而是因為這些人平時習慣於壓抑情緒,沒有機會去發泄自己內心的悲傷

而這種行為習慣的養成,和社會一直推崇的儒家文化脫不開幹係。

2500年的儒家文化浸染下,中國人習慣去追求仕途、表達志向,但是卻規避去表達內心的情感。一句「克己復禮是為仁」,便斷掉了多少想要傾訴的念想。

克己復禮是為仁

對待親情,儒家文化強調「父為子綱」。父母實為孩子的「統治者」,他們高高在上,不需要和孩子親暱,也沒必要聽孩子傾訴情感。

對待友情,儒家文化強調「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之間可以一起抒發抱負、追求功名;但是沒必要表露不快、牽扯太多私事。

對待愛情,儒家文化強調「男女有別」,婚前禁止接觸,婚後「夫為妻綱」,強調對丈夫要順從,就又形成了不可有效溝通的階級差。

三綱五常

不可否認,儒家文化擅長教人治理,不管是治家還是治國都有它的可取之處。

但是教會我們治理的同時,也把我們變成了「泥娃娃」:找不到發泄情緒的方式的對象方式情緒無法表達在臉上,只能悶在心裡。

於是,成長就成了壓抑情感的過程:我們穿上大人的衣服,模仿大人的剋制

然後我們就真的長大了,變成了茫茫人海中千篇一律的「無臉男」。

沒有任何情緒的無臉男

所以壓抑慣了的人們,只有在清明這種節日纔有由頭哭一場:

只有在這種時刻哭,纔不會有人勸他把思念之情「忍一忍」

只有在這種時刻哭,才能把夜不能寐的悲傷光明正大的「品一品」。

人們平常習慣壓抑情感 哭也不會出聲

於是乎,清明成了一場盛大的「狂悲」,成了中華民族的一場珍貴的心靈Spa。

03

覺醒教育,由死觀生。談論「死」是為了珍視「生」

除了成年人發泄情感之外,清明節也是孩子們少有的接觸到死亡教育的機會。

因為只有在清明節,孩子纔有機會跟著家長去墓地,才能認識到,那些之前陪伴過自己親人們離開了這個世界,埋在這四四方方的土裡。

懵懂的孩子在瞭解死亡

平時問「XX去哪裡了」的時候,孩子得到的總是一個「你長大了就知道了」模稜兩可的答案。死亡對他們來說是一個神祕的話題他們聽說過很多次,卻沒有哪一次可以探清它的真面目。

這是因為,我們國家一直沒有正面對待過死亡教育

死是所有生命的終點站

死亡教育是一種向人們傳遞死亡相關知識培養與提升死亡事件應對及處理能力以此幫助人們樹立科學的生死價值觀念。它與性教育一樣重要,是幫助人們理解生命的重要內容。

上世紀中葉開始,美國等西方國家開始了死亡教育。很多國家通過設立課程等方式來推動死亡教育的建立,目前已經形成了較成熟和系統的教育模式。

死亡教育需要被重視

其中,美國在所有的高等院校、6000多所中小學都設立了死亡教育相關課程;英國通過開展「死亡覺醒」的思想運動來在思想教育和醫學教育中加入死亡教育的內容……這些措施幫助了這些國家的人民建立了健康的生死觀

而我們國家的死亡教育,目前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很少有學校將死亡教育正式納入課程教育;在實際教學中更是缺少統一的死亡教育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

韓國學生通過模擬入葬來學習死亡教育

一份面向我國10後小學生的採訪顯示,90%的小孩子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死亡教育。家長幾乎不會跟他們談論死亡,死亡在他們看來是晦氣的事情。

少有的談論也是圍繞著「你不好好學習,沒有出息,將來我們死了你怎麼活?」的恐嚇,於是小孩子越來越畏懼「死亡」,家長也越來越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聊「死亡」。

孩子對死亡教育沒有概念

本應該是基礎的普及教育但卻被大眾避如蛇蠍、難以開展。死亡教育發展緩慢的背後,是我們中華民族壓抑且扭曲生死觀

04

練習告別,向死而生。死亡不應該諱莫如深

我們的民族文化一直忌諱談死。

4不吉利,4樓要被叫成5A;死不能說死,要叫「走」;筷子直插在米飯上要捱打;不小心說了「死」字要打嘴;……種種忌諱都表明了中國人對死亡的迴避與畏懼。

死亡是自然過程,不是不吉利的東西

不談生死,所以我們也不會練習告別。

紀錄片《人間世》第二季的最後一集記錄了一位範爺爺的生活。他今年已經76歲了,在ICU裡面住了4年。因為重傷加腦梗,他必須依靠各種助力儀器生存:

喫不了飯,靠營養液為生;不能說話,頂多有些眨眼、抬手指頭的微弱動作;無法離開病房半步,家人每天也只有1個小時的探望時間。他不是植物人,但是他的生命卻被永遠定格在了儀器裏。

也有人問過範爺爺的女兒:你覺得你爸爸想這樣活著嗎?

女兒垂下眼簾:我不敢問,我也不想問。起碼這樣我心裡好受一點。

不敢直面親人的離開

是啊,因為死亡這個話題太過沉重,我們不知道該怎麼面對,所以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避開不聊。

因為這個話題太過沉重,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告別,所以哪怕與死神直面我們都還想拖一拖。

可是死神不會等我們準備好了再降臨

可是生老病死自然輪迴不會因為我們不談就停下;死亡也不是逃避下去就可以舉重若輕的事情。

死生皆常事,終有一天,我們需要與之交手。而在那個時刻,只有不迴避死亡、練習過告別的人才能揮動手中的劍與之對抗。

所以清明節最可貴的地方就是它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來談論死亡,來練習告別,學習如何面對生命的離開,來弄明白我們究竟「要往哪裡去」。

05

求新護生,感念死者。清明的意義並不只是假日

只有藉機將堆砌的思念發泄出來,才能緩解悲痛,告慰死者。這是清明節「感念死者」的含義;

只有嘗試將壓抑的情感傾訴出來,才能「無傷則剛」,好好生活。這是清明「求新」的含義;

只有勇敢的去練習告別,才能感悟生命,看淡生死。這是清明節「護生」的含義。

心中無悲,對死無懼,是謂清明。

清明的意義十分深遠

清明是假日,也是節日。淺薄的從來不是它,是忽略了它背後的意義的我們。


也許人心裡有座墳,墳裏是死去的自己,墳外是未亡的軀殼,

也許清明掃墓,看望的是內心的那座墳,祭奠的是未被忘卻的自己。


清明掃墓本來就不僅僅是一個儀式而已,中國的很多儀式裏都包含了許多的寓意,清明還有會先人的尊敬,懷念,對其精神的傳承,對家風的弘揚等等等等


清明時節,南方往往雨紛紛。此刻的北京,霧(霾)混混。

在老家南方,每當這一時節,春山新綠,花開杜鵑,漫坡遍峯映山紅。

對於小朋友們來說,去掃墓祭拜先祖,相當於有趣的野炊。

殺雞燉肉,宰魚割韭,還有更重要的是,蒸五色糯米飯。

(點擊查看往期文章:若在春之廣西,卻沒喫過五色糯米飯,你也好意思自稱喫貨?)

五色即:白、黑、紅、紫、黃。

白色是糯米的原色,黑色用楓香葉熬汁染就,紅色和紫色用初春應季植物紅藍草的汁液染就,黃色用梔子花的種子染就。

五種顏色象徵團結和美。

大人們用鋤頭或者鏟子當挑桿,兩頭各掛一個竹簸箕或竹筐,裡面是鍋碗瓢盆、雞鴨魚肉、蔬菜水果、美酒五糯與粉條、香燭炮仗及紙錢紙馬。

稍微年長一些小朋友,也會幫忙搬運東西,年幼的小朋友,就蹦躂蹦躂、一跑一跳地前後亂竄。

走過田埂,艾草抽新葉。走過河邊,覆盆子開白花。

爬上山坡,金銀花幽香襲人。小朋友折下一簇繁花,擼下金色小小喇叭,吮吸一口,甜蜜溢滿脣齒之間,再擼下銀色小喇叭,清甜入喉。

打碗碗花也開白花,五瓣花瓣,均勻環拱,輕輕一碰,便飄落隨風飛揚,枝頭遺留的花瓣,片玉晶瑩滾——那是隔夜的雨水,又是晨露之倖存。

再往深山裡走,已路過一大片一大片映山紅,完勝朝霞與晚霞。

祖爺爺的墓,在山峯最高處,海拔一千米以上。據父親說,在他童年,村口的小河,河水清澈見底,很遺憾如今已成臭水溝;在他童年,高眼山的山頂有皚皚白雪,可惜如今不復存在。

映山紅被大隊人馬落在腳下的時候,接近九十度垂直的幹瀑巖,便聳立眼前。

岩石陡峭,雜草叢生,瀑布雖已無蹤影,但巖縫間仍不時有汩汩泉流,微微滲出,令岩石邊上的紅土成泥,整個「天梯」濕滑難攀。

蹦躂得最厲害的小朋友,也瞬間變乖巧,對大人言聽計從。小小朋友乖乖趴在大人背上,稍微年長一些的小朋友,則手腳並用,小心地跟著大人往上爬。

在南國的十萬大山裡,去掃墓就等於去登山呀。

在鍋碗的哐當撞擊聲中,穿林過葉,披荊斬棘,攀石登巖,終於在中午剛過不久到達山頂,又割了不少雜草,砍了一些荊棘小灌木,才找到祖爺爺的墓。

轉身回望,開滿映山紅的山坡在遠處腳底,炊煙裊裊的鄉村和嫩綠的田野,在視野下方的中央,有筆直街道的鎮子在更遠處,再往更遠處,便又是羣山藍影了。

時候不早了,大家早已飢腸轆轆,半路上雖有乾糧和液體麵包——啤酒補充能量,卻只是簡單墊墊肚子。

大人們分工合作,有的負責平整墳墓,有的負責挖竈生火,有的負責把臨時弄來的小樹枝削成筷子……火生起來了,熱糯米飯,炒菜,一切工序,井井有條。

小小朋友,對著各種好喫的,眼饞不已,期待快點擺好祭品,點響炮仗,輪流祭拜,然後開飯野餐。

燉肉湯的香味飄出來了,蓋過了五色糯米飯的清香,小小朋友狂咽口水。(燉肉和糯米飯都是在家做好的,到了山上再熱。)

更大一些的小朋友呢,則忙著採摘紫花地丁。這種野菜,又叫野堇菜,曬乾後可以賣給收中藥材的人賺錢。掃墓這件事啊,對於小朋友來說,既能野餐,又能賺錢,簡直不要太開心。

紫花地丁

各種好喫的(祭品),熱氣騰騰地擺在墓碑前的平地,香燭插好並點燃,紙錢紙馬,一部分飄灑開來,一部分細細碼好,小心點燃,炮竹聲震山回想,每個人一一拜祭,許願祈福。

致敬祖先的流程走完,心意已傳達,就可以開始好酒好肉地野餐啦!

在山上真是喫什麼都香!

山上燉肉的滋味,穿越至少十幾年的時空,此刻又清晰地浮現在我腦海中,令我垂涎欲滴。

在南國壯鄉,上山掃墓是一項男女老幼共同完成的儀式,雖是宗族社會的行為模式,卻無明顯性別差異。

今年春節,我和高中好朋友聚會聊天的時候,才知道,在北方一些地方(高中同學的老公的老家是山東農村的),女性是不能進墓地的,掃墓只有男性能去。

春節談論這個事情,源於北方不少地方的習俗是,除夕那天要去掃墓。我高中同學的老公對她吐槽:「像我們老家,去掃墓都是在平地,家族墓地都在一起,一次就很快搞定了,你們這兒,居然要爬不同的山,各個墓分佈在不同的山頭……」

後來,我又跟別的北方朋友聊天,又聽到了這樣的習俗,在內蒙農村,也同樣是女性不能去墓地,所以我朋友從來沒有去掃墓過。

朋友說,反正她無所謂了,她父親說,以後並不想葬進家族墓地,只需要找個地方種一棵樹就好。她母親說,堅決不想葬進家族墓地,因為我朋友的父親那一輩兄弟中,只有他結婚了,其他兄弟都是光棍,在她母親的意識中,如果死後葬進我朋友的父親的家族墓地,就要在地下服侍那些光棍兄弟,那可是她母親絕對不願意的。

我反問:「難道按照封建迷信那一套理論,死後的地下世界,只要屍骨不埋葬在同一片墓地,世界就不連通了嗎?」

朋友說:「管他這些呢,反正我爸媽不想葬在家族墓地,正好我也就不用搭理女人不能進墓地那一套理論了,自己管好自己父母的事情就可以了。」

幾千年遺留的男女不平等問題,依然存在於廣大鄉村,甚至在現代化城市中,仍有蹤影。

總而言之,女性要想逃離不平等,一定要經濟獨立、精神獨立。

2019年4月6日、13日

http://weixin.qq.com/r/DEzA2ITE_dmGrcC79xke (二維碼自動識別)


原文:http://www.jianjiaobuluo.com/content/106497

摘要:清明節女孩不能掃墓,出殯的時候女孩不能打幡。這些是究竟是「風俗習慣」還是愚昧無知,抑或是出於對變革的恐懼?

我生活的地方位於江蘇北部一個靠山的鄉村,民風保守,偏安一隅,很多封建的風俗習慣,至今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比如,我們這兒清明前夕去上墳,還都是讓男人去,女孩子是不能去上墳的。

這個歧視女孩的風俗,到如今,依然被大多數人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插畫師:左丘

二十年前,直到我本家一個大爺爺去世,才開始有了女孩子去上墳的先例。

原來這個大爺爺是比較好強的,他自己有個弟弟,人家有五個兒子,而大爺爺家卻只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小兒子結婚後,又只生了一個女兒。一直沒出生「傳遞香火」的男孩,所以在人丁興旺這件事上,大爺爺就「輸」給了他的弟弟。

大爺爺有一次和他弟弟吵架,他弟弟罵他沒孫子,活該當老絕戶,還說:「你沒有孫子,以後等你死了,還不得讓我孫子給你打幡摔盆,你這樣對我們,等你死後沒人給打幡。」吵架之後,大爺爺氣得大病一場,自此他們兄弟倆老死不相往來了。

自從大爺爺和他弟弟吵架之後,大爺爺盼孫子的願望也就越來越強烈了,整天催小兒子趕緊生一個孫子,不然自己就在弟弟面前永遠抬不起頭。

幾年過去了,大爺爺的孫子還是沒出生。而油盡燈枯的大爺爺,身體和精力都大不如從前了。

大爺爺也意識到自己的時日不多,所以在死之前,就和家人交待得清清楚楚:等自己死去下葬的那天,無論如何都要讓自己的孫女來打幡,不管誰來講什麼風俗習慣,都絕不能讓別人家的孫子來打幡,否則自己死不瞑目,在地下也會不得安寧。

果然,在大爺爺死後,究竟讓誰來打幡,就成了家族內爭論不休的話題。

家族裡管事的還是認為,按照風俗習慣,於情於理,還是得讓大爺爺弟弟家的孫子來打幡。

但是大爺爺的兒子表示,大爺爺在生前就已經明確交代過,必須得用自己的孫女來打幡。雖然不符合風俗習慣,但是大爺爺的兒子還是決定尊重大爺爺的意願。

大爺爺的親弟弟,可是一直等著這天呢。他三番兩次地去找管事的說,從古至今,有誰家見過用女孩來打幡的,說出去也不怕人笑話,家裡沒有小爺們了嗎?非得用一個丫頭片子來打幡,也不怕老祖宗生氣,損了陰德,那他家的人丁更別想興旺了。

大爺爺去世讓自己的孫女打幡,在村裡引起了不小的議論。面對大家的議論,大爺爺一家倒是無所謂。可是誰能想到,作為大爺爺的老婆,大奶奶也極力反對。

大奶奶覺得這樣太不符合風俗習慣,自己承受不了別人的閑言碎語。大奶奶說:「既然咱們沒有孫子的命,那咱們就該認命,就讓別人來打幡。」

最終,不管誰來當說客,大爺爺的兒子還是堅持讓自己的女兒打幡。

大奶奶的反應,真的令我震驚不已。維護這種封建陋習最忠誠的衛道士,不僅是那些男人們,還有自己也深受其害的女人們,甚至她們還會現身說法:你看我都不去反對。

最可悲的是,作為在家庭裏地位舉重若輕的女性長輩,後代的思想啟蒙也往往來源於她們,但是她們卻是封建思想最強的捍衛者,這真是時代的悲哀。

其實大爺爺的親弟弟無非就是想顯擺自己家男丁興旺。而他自己做人做事在村裡一直讓別人留下口舌,自然不得人心。家族管事的也不大待見他,便說:「我們也是受事主家委託來幫忙的,至於具體怎麼辦,還是得讓人家事主說了算。俗話說得好,死者為大,所以我們還是盡量尊重死者的要求。」

於是,大爺爺的弟弟悻悻地離開了。

在大爺爺出殯那天,大爺爺的孫女手持白幡,走在送葬隊伍的最前面,吸引了很多村民好奇的眼光。

這是三十年前的農村,女孩打幡這事自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有的老人說:「現在簡直是亂了套了,老祖宗留下來的風俗習慣也沒人堅守了。」但是也有人覺得這樣也挺好,如果自己家沒有孫子,用了別人家的孩子,那不更讓死者的家人傷心嗎?其實男孩女孩現在都一樣了。

雖然大爺爺家受到了一些非議,但是總算是開了一個女孩打幡的先河。

其實在我們那兒,還有很多女孩子不能參加的活動,比如清明節上墳。

清明節或者過年之前,家裡都要去墳前燒點紙錢,祭奠一下逝去的親人。但是在我們這個地方,從來都沒有女孩去上墳燒紙的。

不讓女孩上墳,也是由重男輕女的思想導致的。在很多農村地區,不管女孩結沒結婚,都不能去上墳,如果家中沒有男孩的話,那麼就讓隔代子侄代勞。之所以會這樣,是大家覺得女孩不是自己家的人。

「女子上墳,外家絕門」,也是阻止女孩上墳的緣由之一吧。老一輩的人認為,女孩是污濁的,假如去祭拜先人,就會衝撞先祖,導致先祖不得安寧,後代自然得不到庇護,也是對先祖的不敬。

但是,總會有人衝破思想的藩籬。大爺爺死後,每年上墳,也都是大爺爺的兒子帶著孫女去的。這點也受到了村裡人的指指點點,村裡很多人說,大爺爺家裡沒有兒子,還愣裝硬氣,拿女兒當兒子用。

清明節女孩不能掃墓,出殯的時候女孩不能打幡。這些是究竟是「風俗習慣」還是愚昧無知,抑或是出於對變革的恐懼?

至少如今,在紅白喜事上有一些只能男人參加的活動,也有越來越多的女孩也在參與了。真正讓女孩去做和男孩一樣的事情,這纔是社會的進步。

請尊重原創,保護版權

本文系橙雨傘公益和尖椒部落共同開發和製作。歡迎轉載,但請保留本段文字:轉載自關愛女性,賦能女性遠離暴力的跨界公益項目「橙雨傘」(chengyusan666)+中國女工權益與生活資訊平臺「尖椒部落」(http://jianjiaobuluo.com)。並保留以下作者信息:

作者:雨斷野橋

多年前是紡織工人,後來在北京培訓影視後期,現為視頻節目編導。


謝邀。

我個人的觀點是贊同,理由很簡單:人,應該有顆感恩的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