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儒家,已經不是重點講仁,義,而是禮,這個禮跟法已經是非常接近,而禮更多的是需要宗法和道德的約束,戰國後期的發展,這個禮與其寄希望於道德,不如刑法來約束,所以他的學生走向法家領域。另外,我依然認為荀子是儒家


建議閱讀一哈李宗吾的厚黑學第六章:中國學術之趨勢,有助理解。


荀子是法家,放在戰國,你說人家學生怎麼沒走儒家的道路這是一種比豎中指還狠毒的侮辱。
荀子注重禮,法。但他的"禮"已經不是孔子講的禮了,而是經過改造,有了新的內容的封建等級制度。。。。
荀子都不太正宗了。

其實主要還是荀子,韓非,李斯生活的年代決定的。

荀子是學者,他不同於孔子和孟子,他的思想必定是實踐中精鍊出來的,也可以指導實踐的。

韓非 李斯運用上搞得明白 但荀子並不贊同 可以說荀子的思想更為包容

倆人模仿飛鳥煽動自己的胳膊 人只看到飛鳥能飛而不自知 鬱結於身形粗糙 而不能與物平齊 所以倆人行為是暴力的反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