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和國學經典又有什麼關係呢?國學經典為什麼要先學易經呢?


為什麼讓孩子們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能是因為

  • 希望理解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 想讓能輕鬆背誦各類長篇古詩詞
  • 開發興趣愛好
  • 培養修養和品德

那麼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1. 習慣優化,身心健康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寶貴道理:「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凡出言,信為先」等等。在誦讀這些朗朗上口的語句時,不僅能夠識字認字,更在潛移默化中學習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美德,培養了良好的人文素養和道德品質。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孩子在家裡被家長獨寵,很有可能失去對長輩的尊重、對同齡人的禮貌。經常誦讀經典的孩子,會養成孝順父母、懂禮貌,知禮儀,有教養的良好習慣。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內涵會在更高的起點上邁步。

2. 增強語言能力

誦讀經典,可以多認識字詞,奠定良好的語文基礎。在學習和吟誦古典文學經典的同時,也學習了優美經典的文字、文言、文章。

此外,更培養了不錯的閱讀意識、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部分家長可能會認為古典文學經典以「文言文」為主,擔心孩子不理解。其實,在孩子記憶力最好的時候,可以先將這些經典背誦。經過大量背誦及日常應用,日後「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更不成難事。

3. 綜合能力提高

誦讀經典,能幫助小童們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為全科目的課程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孩子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消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更可以提升理解能力


本文系北外壹佳學堂原創,並享有獨家版權。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我們。

E PLUS北外壹佳學堂(原壹佳學堂)創建於2018年1月,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外研社共同創辦,隸屬於北外國際。專註於為4-18歲中國孩子提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課程。E PLUS北外壹佳學堂借鑒古代私塾教學方法,遵循傳統私塾教育次第,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以文字、音韻為基礎,由蒙學到經學,由經學到史學以及諸子百家著作,結合詩詞古文創作,書法等技藝習練,行為禮儀養成,真正做到文化提升,品格提升。E PLUS北外壹佳學堂以人文素養和語言素養為核心,帶動學科素養的全面提升,與E PLUS北外壹佳英語一起,培養「中國的國際人,國際的中國人」。

更多精彩內容,請移步微信公眾號:北外壹佳學堂

E PLUS北外壹佳學堂

有規劃 大不同

Come Here Go Further

免費服務熱線:400-000-7799


你如何證明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呢?換言之,中國人和外國人有什麼不同呢?

我有中國國籍,我有中國人的血統。這足夠嗎?那種罵「惡臭你zhi」的漢奸算是中國人嗎?那種崇洋媚外,巴不得靈魂和肉體都獻給洋鬼子的人,張口閉口外國好中國壞,還把自己打扮成洋鬼子,算是中國人嗎?

當然不是。

真正的中國人不僅要有中國人的血統,更要有中國人的精神、靈魂。中國文化,就是中國人的靈魂。沒有中國血統,但熱愛並瞭解中國文化的人,那他精神上就是中國人。

傳統文化首推易經這一點我不贊成。要說中國文化,肯定首推支配中國意識形態上千年的儒學,儒學,則要首推四書,因為是直接記載聖人言行,便於理解。注本推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朱熹研究四書一生,對聖人廣大精微的言論的闡釋非常到位,從元仁宗開始一直到廢科舉都是以這本書為考試內容。


學習傳統文化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做人,更好的做事,明白人生的真相在哪裡,明白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明白如何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一個真正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如果把人生比作一輛疾馳而去的列車,那麼傳統文化就是這趟列車的軌道,就是人生的方向,引導我們行駛的更穩更遠,最後平安到達終點。

學習傳統文化不是為了教育別人,而是為了改變自己,傳統文化是一面鏡子。孟子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傳統文化不是為了對照別人,而是拿來反觀自己,找到自身不足。踐行傳統文化更充分汲取貫穿於其中的歷史養料和思想精髓,把自己變成一個善良的人,最利他的人,最閃閃發光的人,然後再去影響他人,影響我們這個社會,從而改變我們每一個家庭,改變我們的國家,讓家庭和睦,讓社會和諧。通過自己的努力,真正去服務他人,沒日通過自己的努力,真正為他人著想,真正為他人服務,沒日事善,語善,行善,積善,就會改變和改造自己和他人的命運。


人會不由得想探究自己是怎麼來的,將要往哪去。

傳統文化是追尋前者答案的重要脈絡

同時,人類是社會化的,社會化族羣需要區別於其他族羣的標籤,而傳統文化就是這個標籤的重要組成部分。

再有就是傳統文化的內容不單單是那些傳世經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傳承下來的,我們的衣食住行都包含著這些內容,所以這個學習,是在不經意間已經進行了的。而傳世經典是提煉了這些內容中的精華部分,包含文學、藝術、哲學等等方面,使我們更能深入研究理解這些東西。


國學經典如何學習?為什麼要先學易經?

我們知道《易經》是羣經之首、文化之源、智慧之海、生命寶藏。它是一部由伏羲、周文王和孔子三位聖人的集體創作,它的系統非常龐大,我們的六爻、八卦、三百八十四爻,每一爻在變動的時候都有不一樣的變化。通過學習觀看「智慧樹」,知道《易經》是根,是所有思想的源頭,但它又無限包容。

大家學習《道德經》、《黃帝內經》、《論語》等等這些經典後,就會發現很多相似的話語在《易經》中都已經出現過了。《老子》就被人們稱為偷得半部《易經》,所以我們學習經典一定要從《易經》起步,地基打好了,才能建立高樓大廈。我們的文化使命是:為天地創育心,為生民立慧命,為往聖繼易根,為萬世開太平。真正做到正本清源,唯有易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