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各位愛讀書的小夥伴,肯定都有讀到一本書,感到不滿意甚至很失望的時候。書評君推出的小欄目——“黴土豆”,專門用於吐槽那些我們讀到的失望之書。讀到“黴土豆”的你,自然想要不吐不快,對於其它愛書人,你的意見,也是他們重要的“防雷”參考。

  我們今天吐槽的這幾本書,名頭都很大,出自名家之手,作品本身也名聲在外。這樣的書,但這幾位讀者讀後卻有不同感想:覺得難負盛名。你有沒有讀到過類似的經典作品卻無感的書?歡迎跟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本期發黴書目

  《無聲告白》

  作者: [美] 伍綺詩

  譯者: 孫璐

  版本: 讀客|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5年7月

  挖黴人:匿名(書評讀者)

  發黴指數:

  發黴點:不差,但是沒有傳說中那麼好。豆瓣評分8.2分,有點虛高。

  構思不夠新穎,被拿來做宣傳語的主題:“終其一生擺脫他人期待”是抓人的。但是這個主題也沒有花太多心思好好寫。

  寫作方面,文筆也不算好。

  《中年的意義》

  作者: [英]大衛?班布里基

  譯者: 周沛鬱

  版本: 低音·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8年7月

  挖黴人:哩哩醬(自由職業者)

  發黴指數:

  發黴點:觀點是好的,但寫得冗長又囉嗦。

  書的選題挺好的,觀點也有點意思。但是,反過來說,觀點真的幾句話就能說完:第一,不管是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中年都是有重要意義的,不要隨意否定它;第二,從科學角度獎,人到中年,大腦的認知能力達到巔峯,是人生的黃金期;第三,從心理上,中年人的心理調試能力與對社會的認知能力也達到巔峯。

  就這麼幾個觀點,真的佩服作者能寫成一本近300頁的書。就算是觀點需要論證,也成一篇文章也足夠你論證了呀!總之覺得寫得不必要的冗長、囉嗦。

  《源泉》

  作者: [美] 安·蘭德

  譯者: 高曉晴 / 趙雅薔 / 楊玉

  版本: 重慶出版社 2013年6月

  挖黴人:珂某人是一個系列(書評讀者)

  發黴指數:

  發黴點:書能帶給人思考,但故事講得的確沒想象中好。

  說實話,《源泉》黴了我是同意的。前半段其實看的很愉快,但是越往後邏輯越混亂。可能是分章敘述把重點放在不同人身上的原因,時間線很不明朗,而且人物的個性要不太過突出,要不太不突出,顯得不像是俗世中的人。

  另外一點讓我覺得成謎的是,我覺得前期鋪墊不足,始終理解不了託黑的個性。

  書本身能給人帶來很多思考,但故事確實講的不如期待中好。

  閱讀需要主張

  微信公衆號ID : ibookreview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