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正式公布替代“平成”的新年号为“令和”,将于5月1日现任皇太子德仁即位后使用。随着“平成”年代进入倒计时,与“平成”相关的纪念品在日本受到青睐,掀起一波波怀旧潮。那么,日本平成时代又有哪些令人津津乐道的银幕记忆呢?今年出版的《日本青春电影物语》一书梳理回顾了多部经典青春片,看看哪一部曾戳中你?

  进入21世纪后,日本进入了三浦展称谓的“第四消费时代”,由于福利和较为容易生存的社会条件的出现,“出人头地”不再是日本绝大多数人的梦想和追求,随遇而安、不思进取或没有梦想是很多年轻人的存在状态。特别是在青春片当中,青春期迷茫和焦虑与这种社会整体颓丧感融合在一起,无聊青年成为青春片主角。

  即将变成椅子的弘子。《室内设计》,米歇尔·冈瑞(2008)

  山下敦弘2013年的电影《不求上进的玉子》就塑造了这样一个典型的“平成废宅”形象。“平成废宅”原本是网络流行词,被一些人用来形容自己是没有追求,只知道享乐安逸的年轻人,中间包含着自嘲和无奈。电影中的阪井玉子(前田敦子饰)从东京毕业以后,回到家乡蜗居。每天的乐趣除了看看漫画、睡睡懒觉就是逗逗路边的小孩。她的父亲经营着一家体育用品店,即便看不惯玉子的这种作风,但却还是一次次原谅女儿,依然甘愿为她做牛做马。父女两人过着安逸清贫的日子。

  电影仿佛一出生活小品,没有情节冲突、没有人物欲望驱动,也没有过多的修辞手法,导演只是用最精炼的镜头语言客观地“记录”玉子的生活。这部电影没有可以按图索骥的逻辑,只有不断袭来的无聊和苦闷。

  获得2017年《电影旬报》第一的电影《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也是表现年轻人绝望挣扎,改编自最果夕日所著的同名诗歌集。影片描绘几个在东京打拼的年轻人,有白天做护士晚上却在酒吧兼职的美香(石桥静河饰)也有左眼失明的建筑工人慎二(池松壮亮饰),还有中年独身的工人,和外来的菲律宾劳工。这些人都在为能够在东京这座城市当中获得一席之地而苦苦挣扎。

  影片以美香和慎二两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为线索,但从始至终都没有对爱情桥段的直接描写。因为在电影所创造的这个“东京”里,爱情是一种虚幻的妄想,这座城市里的人都已经疲惫到没有力气去告白、去爱。

  这部电影有两个有趣的地方,一是电影中总是穿插着一个女人在街头卖唱的情节,她不断唱着“加油吧!加油吧!”的励志歌曲,出现在天桥或者街头。在影片的结尾,我们通过美香和慎二的视角看到这个努力拼搏的人最终获得了成功——她得到赞助,摇身一变成为成功励志的化身,她的音乐也被放在宣传车上用广播循环播放。《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的主人公们也是作为所谓的失败者,冷眼旁观着周围人的成功,这种反差所带来的落空感加剧了影片中表现的透支感。

  绝望中摇旗呐喊的街头女歌手。《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石井裕也(2017)

  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影片中作为故事背景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一直被放置在暗处,而慎二这群建筑工人正是依靠着东京奥运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才能苟且偷生,但奥运会给社会带来福利以及激励效果并没有使得这群人的生活产生任何本质上的改变,反倒是这种落差更是给故事当中的“东京”增添了一种冷漠意味。奥运会所带来的刺激是短暂的,只能短暂麻痹生活在城市当中疲惫的人。

  这种社会变化,以及这一代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成为2000年以后日本青春片的重要表现内容。挺过了泡沫经济崩溃最动荡的那些年,21世纪以后的日本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平静之中,人们最渴望的不再是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或是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极力从都市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当中摆脱出来,宁可将自己主动孤立起来,或是选择归园田居。

  大森立嗣2016年作品《濑户内海》可以看作是这类影片中最具代表性的。全片主要场景只有河边台阶一处。故事内容也非常简单,濑户(菅田将晖饰)和内海(池松壮亮饰)两个无聊的高中生,在放学去补习班和回家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坐在河边漫无目的的闲聊。导演借用现代主义戏剧《等待戈多》的形式来表现这部影片。

  濑户和内海坐在河边的台阶上漫无目的的闲聊。《濑户内海》大森立嗣(2016)

  在这里“戈多”变成了青年人所在意的一切问题,无论是有关未来还是有关世界、爱情或者是真理。影片中的男孩子们失去了所谓昭和男儿身上的男子气概。面对这些问题,他们不再选择去苦苦求索或者是反抗,而是努力使自己不挣脱舒适圈,随遇而安,无聊正是这些年轻人最好的标签。宽松教育的实施、经济发展的停滞,都对日本这一代人的心理产生了极大影响。再加上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造成的灾难,使得年轻人之中漫布着一种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思想。

  岩井俊二在绝大多数人眼中或许是擅长拍摄纯爱电影的导演,但显然他的野心并不仅仅局限于此。《情书》大获成功后,岩井俊二立即投入拍摄野心之作《燕尾蝶》。他的另一部影片《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也是一部残酷青春物语。主人公莲见雄一(市原隼人饰)和家人生活在小城当中,他和同班同学星野修介(忍成修吾饰)是一对好朋友。星野本是成绩优异的学生,由于遭到同学的嫉妒而性情大变。他开始用残酷的手段欺负同学,并从中寻找快感。

  岩井俊二式在影片当中展现出了暴戾青春。青春之所以残酷,是来源于青春的撕裂感,画面上是无限美好的麦田和少年,故事内容却是阴暗潮湿的现实。这部电影也开启了所谓“无病呻吟”式残酷青春的先河,无缘由的感伤成为电影表现的重点。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岩井俊二(2001)

  相较于朝气蓬勃的昭和时代,平成时期的日本总是被形容成暮气沉沉的老人。昭和时代经济高速发展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都在平成时期慢慢消化。昭和激情岁月退潮以后,留给平成日本的是一个隐忍的、低欲望的、看起来毫无生气的氛围。平成年代的青少年以及青少年文化不再是像过去那样以“叛逆”为主色调,显示了19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形成巨大的精神空洞。

  而在不久的将来,下一代日本年轻人又该如何为他们所走过的青春著书立传呢?

  (整理摘编自《日本青春电影物语》,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1月版)

  作者:张愉(艺术学博士,北京电影学院教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