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在很多故事裏都有一種人物,他們來去匆匆,給人的感覺既神祕又吸引人,總是很容易被女子喜愛,不過大多數時候他們只是短暫停留就又踏上旅程,他們被稱之爲“浪子”。世人一般只關心被“浪子”所傷的女子,卻不曾想過這些來去匆匆之人的感受,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南宋一位流浪詞人的作品。

  這首詞的作者是南宋詞人姜夔,家境貧寒的他屢試不中,一輩子仕途無門。爲了生活,他一生輾轉流浪,靠着賣字和朋友接濟而生活,可謂不折不扣的流浪詞人。而他曾經有過一位戀人,但是他是個“浪子”,又怎能爲一人停留呢,所以最終兩人分離,這首詞是一次他在船上夢到戀人後有感而發所作。這是姜夔平生得意之作,最後一句回味無窮。

  這首詞的白話譯文如下:燕子在空中輕輕翻飛,鶯鳥發出嬌軟的啼鳴,我又一次在夢中和你相會。你怨我這薄情的負心郎又怎麼知道這長夜漫漫的難眠?這才初春心底已然被這相思浸透。在離別後的書信中,你說記得離別時爲我一針一線縫製衣衫,你的相思離魂跟隨着我一同遠行。那淮南歸路上一輪清冷的月華灑下,讓千重青山都泛着冷清的氣息,不知什麼時候,你的相思離魂飄然歸去,孤孤單單無人陪伴。

  詞上闋起句就是“鶯鶯燕燕”,而這個詞一般都是用來形容女子的笑語嗓音,用在這裏則是形容昔日的戀人體態輕盈,聲音婉轉如鶯,而這樣的描寫可以看出在詞人內心對於戀人是情意滿滿。“分明又向華胥見”中“又”之一字可以看出詞人是時常夢見戀人,而之所以夢見,說明對於戀人多的是日思夜想。

  上闋最後兩句,詞人則是描寫夢境中戀人的狀態,在夢中戀人對着詞人傾訴相思,嗔怨詞人不懂自己的相思深重,這其實也是戀人在詞人離開後的心情。其實詞人何嘗不是如此,借戀人之口說的是自己的相思,正所謂“將我心,換你心,始知相憶深”。

  下闋則是描寫詞人夢醒以後的睹物思人。前兩句寫的只是簡單地物件,離別後戀人寄來的書信,以及分別是戀人一針一線縫製的衣衫,這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情,但是那一字一句、一針一線中卻飽含着最真摯濃烈的情感。

  第三句則是寫戀人相思到魂魄都離體隨自己而來,其實從這裏也能看出詞人對於戀人的體貼和理解。最後兩句,寫的是隨着夢醒,戀人的魂魄也離去,在這樣的清冷月光下,戀人的魂魄孤孤單單一路回去,也沒有人照看,這其中透露出來的是詞人對於戀人的擔心和愧疚。

  或許在生活中,由於種種原因兩個人沒有走到一起,但是那並不代表他們不愛彼此。或許那個“不回家”的人,也有自己的苦衷,或是爲了生計奔波,或是其他原因,而他們的內心也並不好受!

  【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