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都沒想到,我會跟女兒因爲一冊繪本,聊起關於“生和死”這樣深奧的話題。

  不久前的一個晚上,三歲的女兒興致勃勃拿出新買的繪本《卡蜜兒》系列,讓我讀給她聽。我隨機挑了其中的一本《大腳印,小腳印》,摟着她一塊兒讀了起來。

  這是一個關於祖孫情的故事,溫馨中帶着淡淡的傷感:

  小長頸鹿卡蜜兒從小就很崇拜自己的爺爺,每天都會穿着爺爺給她買的新靴子,當他的小跟屁蟲。日復一日,爺爺牽着卡蜜兒走過了很長很長的路。很久以後,卡蜜兒長大了,而爺爺卻去世了。

  故事最後,爺爺的遺照被掛在了牆上,成年後的卡蜜兒則出神地望着遠方……

  讀到這裏,女兒一臉凝重,小聲地問我:“爺爺怎麼了,爲什麼要到照片裏去呢?”我一下子愣住了,繼而腦子飛快地轉起來,思考着該如何回答她。

  “這是因爲,爺爺不在了,大家爲了想念他,所以就把他放在了照片裏呀。”

  我含糊的回答顯然沒讓孩子滿意,她繼續追問道:“那他爲什麼不在了呢?”

  “因爲他太老了,最後去世了呀。我們每個人最後都會去世的。”詞窮的我一時實在想不出更好的答案,便只能如實告訴她。

  沒想到,一直沉默的女兒忽然爆發了。她居然“哇”的一聲,撲進我懷裏嚎啕大哭起來。

  女兒的表現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輕拍着她不斷抽動的小小身子,竟也忍不住淚流滿面——原來,我如此蒼白無力的解釋,小傢伙居然理解了

  一直都覺得,和女兒討論生死還在很遙遠的未來。可是那一刻,傳說中的死亡教育竟以如此方式,猝不及防地就擺在了我面前。

  白巖鬆曾說:“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的確,在我們的社會,“死”一直都是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家長總是覺得,等孩子大了自然會懂。

  於是,孩子不問,我們就避而不談,從來不說;而孩子發問時,我們則往往會臉色大變,用含糊其詞的言語搪塞過去。

  可以說,很多家長從未從正面教給過孩子什麼是“死亡”,卻又會在孩子長大後的某一天,不由分說就把他們推到了這種永別的面前。

  我到現在還記得小時候經歷兩位親人去世時的情景。

  一位是我外公,在我四歲時離開人世。但我直到很久之後才瞭解真相,因爲老人去世的整個過程,父母始終瞞着我。

  他們告訴我:“外公要去很遠的地方辦事,所以你可能很長時間都見不到他。”信以爲真的我,就這樣錯過了與外公的訣別。這份遺憾,讓我至今耿耿於懷。

  另一位是我奶奶,在我念初二時去世。那一次,我被父母叫到老人的病牀邊,目睹了她離開的整個過程。

  此前對“死亡”從未思考過的我,第一次如此直接地面對它,這讓我非常恐懼無措,以至於多年以後,那個場景依舊會在我夢裏出現。

  死亡教育的匱乏,讓我們的孩子對“死”的認識沒有循序漸進的過渡。

  從懵懂無知直接到近距離接觸,我們不會知道,由此所帶來的震撼與激盪,將會在孩子心裏留下多麼難以磨滅的印象。

  臺灣教育學專家張淑美博士在《兒童生死教育之理念與實施》一文中提到:“兒童在4歲左右就會產生死亡的概念,如果無法得到父母或老師的正確引導,容易對死亡產生錯誤認知,進而產生負面情緒,影響一生。”

  這種影響,除了是讓孩子談其色變,帶來害怕、畏懼等負面情緒,還有可能是使孩子對生命缺乏敬畏,輕易就拿生死開玩笑。

  那天,好友琳跟我吐槽,就因爲自己批評了兒子幾句,那個剛上小學的小傢伙居然氣鼓鼓地大喊:“活着還有什麼意思,我想去死!”

  琳憂心忡忡地說:“小小年紀,居然說出這樣的話,真是太讓我吃驚了。”

  因爲無知,所以無畏。很多時候,孩子對死缺乏充分的瞭解,才導致了他們輕視生命,動輒就把生死問題當成兒戲。

  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的官方網站上曾經公佈過這樣一組數據:

  在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每分鐘就有2個人死於自殺,還有8個自殺未遂。

  一項在上海展開的調查顯示:上海地區有24.39%的中小學生曾有一閃而過的結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認真考慮過該想法的也佔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計劃自殺,並有1.71%的中小學生自殺未遂。

  多年來,中國是世界上兒童自殺第一大國。

  儘管孩子自殺的原因多種多樣,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便是對生命少了一份責任感和尊敬感。

  正如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陶國彰所說:“我們這個時代似乎缺乏生命的沉重感,我想年輕人這麼輕易地放棄了各種豐富的生命體驗,跟他們對於自我價值的理解有關,生命似乎輕得着不到地。”

  由此可見,對孩子適時進行死亡教育是多麼必要和重要。它讓孩子能夠全面瞭解生命的過程,理性對待生死和別離。

  用合理方式解釋死亡

  美劇《我們這一天》第一季第五集中,男主角凱文讓自己的兩個侄女幫他對劇本臺詞。

  可是兩個孩子無法理解臺詞中關於死亡和靈魂的內容。一開始,凱文的解釋生硬而直白。當他說出“我們每個人以後都會死”時,兩個孩子被嚇得面面相覷。

  凱文意識到了自己的回答對孩子來說並不妥當。反思之後,他跟小侄女們重新進行了一場交流。

  他拿出一副填滿色彩的畫,告訴兩個孩子:“人生是多彩的,我們每個人都會出場,在畫里加入我們自己的顏色。這幅畫沒有盡頭,在每一個方向上繼續延伸。”

  他把人生比喻爲這樣的一副畫,每個人的成長軌跡,從出生之前,到死亡之後,都是色彩,不斷在畫中呈現,並被其他顏色所覆蓋。直到最後,所有的顏色都融爲一體,最終成爲了一幅畫。

  這個回答相當巧妙。它用淺顯易懂的方式闡述了死亡的概念,消除了孩子對死的恐懼心理。

  村上春樹曾說:“死不是生的對立面,而作爲生的一部分與之永存。”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死並不可怕,它是生命進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我們要用平常心對待生命的結束,無須刻意迴避,也不用對它三緘其口,更不要把它當成洪水猛獸。

  而在解釋時,不宜過於深奧晦澀。我們可以選擇一些能夠被孩子所接受的方式,比如主題繪本閱讀、形象化比喻等,讓它儘量通俗易懂,使孩子能夠理解。

  死亡留下的不只是悲傷

  日本插畫家城井文有一部經典作品叫做《雲端上的哈利》。小羊哈利去世後,在天上排隊等着渡過冥河。

  可是,它捨不得每天都沉浸在悲痛之中的媽媽。爲了再次見到她,哈利想盡辦法來到了地上。

  雖然羊媽媽看不到哈利,但她卻感受到了孩子的存在。封存的記憶被激活,那些與哈利在一起的溫馨時光不斷在腦海中閃現。

  她終於明白,“哈利留給自己的不僅僅是悲傷,還有難以取代的時光和喜悅。”

  這個繪本曾一度讓我淚流滿面。但那淚水中,不是傷心難過,而是帶着一股溫暖療愈的力量。

  餘華曾經說過:“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時間。”

  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死亡留下的,不只是悲傷;生命的逝去,不代表愛的分離;那些在生命中失去的東西,也並不會真的離開。

  那些愛過的日子,將變成記憶,永遠溫暖着我們。

  好好珍惜當下時光

  電影《尋夢環遊記》中,小男孩米格在追尋音樂夢的過程中,誤打誤撞來到了亡靈世界。

  在想盡辦法重回人間的過程中,米格逐漸意識到,比夢想更重要的,是和家人在一起,是永永遠遠被記得。

  喬布斯曾經說過:“死的意義在於讓我們知道生的可貴。一個人只有在認識到自己是有死的時候,纔會開始思考生命,從而大徹大悟。不再沉溺於享樂、懶散、世俗、不再沉溺金錢、物質、名位,然後積極地去籌劃與實踐美麗的人生。”

  請告訴孩子,活着的時候,就努力生活,好好珍惜和親人在一起的時光,用心把握每一刻的點滴日常,這樣才能在離開時不留遺憾、問心無愧。

  結語

  縱觀我們每個人的一生,死亡終究是無法迴避的最終歸宿。

  “生如夏花般燦爛,死如秋葉般靜美。”其實,生和死同樣精彩,同樣意義非凡。

  唯有了解了死亡,才能更徹底地享受生活;唯有面對了死亡,才能更深刻地感悟生命。

  死亡教育這堂課,每個孩子都不該錯過。

  -END-

  作者介紹|甜甜媽媽,985理科碩士女,從事實驗技術與研究工作;同時也是愛碼字的育兒控,家有快三歲的女寶寶甜甜。願用筆分享各路養育乾貨與生活感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