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第一次成員大會暨新材料產業高峯論壇在浙江金華舉行。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是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第一個產業聯盟,旨在搭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區域內新材料產業合作交流平臺,加快推進產業一體化佈局和各類高端要素對接。4月2日,統一的“一網通辦”服務指南和標準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亮相,共有54個事項,主要是市場準入類,包括市場監管的註冊登記以及證照的核發等方面。其中30個事項是G60九城市共同商定的,還有24個事項是在此基礎上擴展的吳江和南湖兩方的統一標準。

  G60科創走廊擴容了,城市間的聯動也隨之更密切。繼上海松江、嘉興與杭州後,前不久記者探訪了幾座G60科創走廊的新成員——蘇州、湖州與金華。

  產業聯盟率先破題

  湖州南潯區是電梯生產的集聚區,全區現有整機和配件企業264家,整機產銷量約佔全國的10%,2018年,實現規模以上產值90億元。與南潯緊挨着的蘇州吳江,同樣也是電梯行業的重要產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吳江電梯產業的整機和配件銷售額均已達到約100億元人民幣,是全國最大的電梯配件製造基地之一。市場競爭能促進產業進步,可數百家電梯企業集中在同一區域,如何高質量合作?與電梯產業類似,長三角各地產業結構同質化的問題怎麼解決?這是擺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各城市面前的一大課題。

  “長三角G60產業聯盟”的成立,也許是重要的破題思路之一。去年年底,新材料產業聯盟和機器人產業聯盟相繼在金華與蕪湖成立。以機器人產業爲例,長三角各城市都有各自的優勢,比如蕪湖的關節式機器人、杭州的移動式機器人、蘇州的機器人關鍵部件生產等。機器人產業聯盟的成立,則有望進一步優化九城市範圍內機器人產業的科學佈局,有效促進產業相關要素的深度融合和規模化發展。以機器人產業爲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產業一體化發展的重要領域。

  蘇州市常務副市長王翔表示,蘇州正積極推進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園區聯盟和產業聯盟合作。好消息是,按計劃在4月上旬,G60科創走廊智能駕駛產業聯盟也將成立。

  “一網通辦”打通邊界

  產業聯盟之外,政務服務一體化也是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上的亮點。3月29日下午,通過上海市“一網通辦”平臺,嘉興市嘉善縣的姚先生在縣審批服務中心“長三角一體化企業開辦服務區”申報了企業開辦的所有材料。一個小時後,他所提交的註冊在上海青浦區朱家角鎮的公司登記申請獲預審通過,並在當日拿到了上海積可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的營業執照。

  爲了讓經濟要素流動更流暢,打破行政區劃壁壘是必須的。這並非長三角區域首次實現“異地辦證”。去年9月,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就以跨省營業執照和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理爲切入點,實現了一批事項“一網通辦”。線上,在九城市政務服務網開設“一網通辦”欄目;線下,在九城市的行政服務中心設立“一網通辦”綜合服務窗口;通過相關許可服務事項的“一窗收件、一網通辦、一次辦成”,從而實現九城市“一體受理,一體發證”。

  不過,受限於異地通辦的標準以及數據互聯互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目前實際效果還比較有限。據介紹,以吳江區爲例,自“一網通辦”窗口設立以來,共完成異地辦證事項6件,今年以來還未有相關的案例。吳江區行政審批局副局長趙小華告訴記者:“目前企業法人服務方面需求較少,相反,個人事項的需求量反而比較明顯,比如參保證明的打印以及不動產信息的查詢等。”未來,G60將推進建設“一網通辦”2.0版,嘗試跨省身份互認、電子證照共享應用等,並將進一步統一審批標準的一體化,以實現審批事項在九城市範圍內無差別辦理,進一步促進市場統一。

  “走廊”下互動正酣

  在這條“走廊”下,更多創新要素實現跨地區互相流動。

  在蘇州工業園區,生物納米科技園內孵化的國內領先的生物醫藥科技公司中,不少都有上海元素。蘇州工業園區生物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桑曉東告訴記者:“生物醫藥發展中,涉及研發、生產、臨牀、銷售等各個環節,蘇州在其中有自己的優勢,可能更適合研發型企業的成長,但到後期臨牀以及銷售方面,劣勢還比較明顯,需要依靠上海以及長三角聯動進一步彌補這方面的短板。”

  在蘇州市吳江區汾湖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大峽谷照明系統集團,處處可發現其中的上海元素,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上海的東方明珠、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和白玉蘭廣場等地標性建築的燈光景觀以及控制系統均是他們的產品。以前,來考察的客戶往往不知情,從上海到蘇州,再繞道而來。隨着長三角一體化的推進,汾湖緊挨着滬浙兩地的區位優勢進一步顯現,上下游產業鏈逐漸集聚也爲當地的生產和發展提供了更多便利。

  2018年底,蘇州工業園區與嘉興市嘉善縣簽署了相關協議,共建中新嘉善現代產業園。該項目將全面複製蘇州工業園區在開發建設、親商服務等方面的經驗,重點聚焦發展智能傳感產業爲主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將打造升級版的蘇州工業園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