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台灣詩人余光中逝世。

《鄉愁》,多年前就讀過,是最打動人心、最優美的一首詩。

曾經看過採訪台灣文壇代表人物的紀錄片,其中有幾集就專門講余光中;印象中余老是一個和靄、淡然的文人;六七十年代,台灣在蔣氏白色統治時,余光中一批文人組織詩社,辦純文學刊物,不談政治,一心給台灣人包括自己找一份寧靜的心靈家園。

以余光中為代表的台灣文人,還有他們那一代隨著國民黨敗逃台灣的文人、政客、軍人,作為異鄉人,對曾經生活過的大陸,有著刻骨銘心的鄉愁;從政客閻錫山到蔣介石,從文人張大千到于右任,從他們的談話中、日記中、文學作品中、畫中,無不反映著這種濃濃的鄉愁。

關於鄉愁的詩、詞,信手拈來。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映紅。

……

鄉愁,從古至今,一直未斷。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改分封製為郡縣制,在中國南部設多郡,有一次人口的大遷徙;當這些人背井離鄉,想起故鄉時,難免泛起鄉愁。

歷朝戍邊、屯田的軍人,在清冷的月光下,在塞北的寒風中,抱著長槍,淚流滿面,想起遠方的故鄉和家人。

鄭和下西洋,打開了中國人的視野;一批批人下南洋謀生,在異鄉,在異族的焐熱環境中,擦著額頭的汗,想起的是回不去的故鄉和漸漸談卻的鄉音。

闖關東、走西口的漢子,駕著馬車,雖然孩子老婆都在車上,在漫天的黃土和一望無際的平原上,漢子還是想念家鄉的山清水秀和吳儂軟語。

元、清入主中原,少數民族的強者坐在中原富麗堂皇的宮殿中,享受著中原精細的美食和奢華的生活,在喧嘩後,還是想念草原上架起篝火、烤著羊肉、喝著奶酒、唱著長調的自由。

當代,鄉愁更讓人感同身受。

幾千萬的海外華僑,無論是什麼原因走到了異鄉他國,在每年的農曆新年,還是要想起那才是中國人的新年;聖誕樹的燈火燦爛,比不上家鄉的大紅對聯、響亮的炮竹聲、舞起的龍獅和街坊的拜年。

為支持國家建設,三峽的原住民背井離鄉,被遷移到祖國天南海北的許多城市;他們在各地都得到很好的安置;但每逢佳節和祭祖的日子,想起家鄉的山、水,他們再也回不去了,這份鄉愁更加的動人心魄。

改革開放後,農民走出家鄉,成了農民工,為城市建設貢獻著巨大的力量,推動中國城市和經濟的發展;教育更加普及了,許多農村和小鎮的子弟通過考大學,到大城市學習、生活和工作;他們在一年的大多數時間裡,是生活的城市的建設者和市民,當春節和節日到來時,他們又回到了生養的農村,那裡有他們的家人;他們成了夾心人,他們不再適應如老輩人一樣那樣平靜地生活在那片土地中終老;他們的面臨著:回不去的故鄉,融不入的異鄉;這是當代最大的鄉愁。

鄉愁是大時代、大變革的產物。

鄉愁來自地理的隔離。

鄉愁因為回鄉的不易;鄉愁因為回不去的故鄉!

當某一天人類移民外太空或其它星球,也會產生對地球的思念--「球愁」。

鄉愁是我們美好的一種感情,鄉愁是一種美妙的感覺。

鄉愁一定會存在;所以,我們更加珍惜現在的一切,過好每一天,不留遺憾。

愛身邊的人,愛自己的家鄉。

當生活讓我們遠離,也記得常回家看看。

從更大的格局和視野,時代、國家、事業和家庭讓我們遠離,從而有了鄉愁;面對鄉愁,我們應該坦然地接受,這就是人生的一部分;這未嘗不也是一種幸福。

鄉愁讓人牽腸掛肚,鄉愁也是一種美妙的情緒。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