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化學就學過各種各樣的抗癌藥品,高中英語閱讀就有各種抗癌技術,為什麼它還是絕症?那些搞生物的,高化學抗癌的,這麼好幾十年了,咋還是拿不出有效果的東西呢


科研這個東西本來就沒有說研究幾十年就一定能解決問題啊


首先想說一下癌症這個事。

癌症其實是很多病種的集合,每種癌症其實都是不同的病種,每種癌症里又有非常多的病因(還有更的病因人類暫時還沒有發現),「治好癌症」相當於治癒成百上千種病,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說到癌症的治療,現在並不是都「治不好」,比如甲狀腺癌,很多人切除了以後很多年都不會複發轉移,只是人類能「治癒」的癌症還非常少。人類的身體機能是極其複雜的,癌症的成因也極其複雜,現在能「治癒」或者治療效果很好的大多是成因較簡單、惡性程度低的癌症。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例,成因就非常複雜,能檢測到已知致病突變的僅50%左右,病因都找不到,也只能治表——抑制癌細胞生長,談不上治本了;即使是檢測到致病突變的,抑制了某個通路,癌細胞反應過來以後也很可能會激活其他通路,繞過防線繼續生長,也就是常說的「耐葯了」,極大的增加了治療難度。

最後想談下「治好」這個詞。現在很多疾病人類還無法「治好」,比如類風濕、高血壓、糖尿病等等,只能通過治療緩解癥狀,畢竟人體太複雜,致病機理也非常多,癌症和它們其實是一樣的,只是因為癌症進展快,死亡率高,人們才覺得「癌症」是絕症。現在一種思路就是通過治療把癌症變成慢性病,吃吃藥就能控制不惡化,基本不影響生活,這也算是一種「治好」吧。


先批評一下那些答非所問的人(看我一臉的嫌棄?_?`


  • 耐藥性

腫瘤細胞已經不是正常的細胞了,可以把它們看作是在我們身體里的另一種(或者說另外很多種)生物。以細菌作下類比,細菌的不同個體會產生不同的變異。在tough環境中,這些細菌就會面臨環境的選擇——變異後剛好能適應環境的細菌活下來,變異得不好的就死掉了,然後有倖存活的那些「優秀」的細菌就繼續繁殖,得到更多帶有這種有利變異的細菌。我們這些年說到的超級細菌就是被無數抗生素「選擇」後存活下來的倖存者。

藥物治療就是給這些複雜的腫瘤細胞種群比較強烈的環境選擇壓力。相似地,使用了一種貌似療效很好的藥物後,大部分的癌細胞都掛了,但是存活下來的小部分往往都是狠角色,然後原來療效不錯的藥物就拿他們沒辦法了,它們就會繼續複製分裂繁衍後代。

  • 異質性

異質性講的大概就是,一種癌症,可能有幾種不同的癌細胞。

已知,癌細胞是基因突變後偏離正常道路、分裂失控的細胞。有時候,突變的是基因1,它表現出來的是癌症1,突變的是基因2,它表現出來還是癌症1。打個比方,我們制定規則:必須筆直向前走——那麼向左走和向右走雖然看起來不一樣,但都是犯規。

糟糕的是,由於我們本來就有許多許多的基因,找到 哪些基因突變會導致一種特定癌症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很困難,而且就算我們統計很多患者的基因數據去做高通量,找到了很多疑似的相關基因,但是要研究清楚這麼多基因 是不是真的相關基因、作用的具體機制是什麼、能不能根據它的作用機製得到藥物/其他治療手段——真的是巨大的工程,而且癌症也有很多種,所以這個工程量巨大。

  • 現在來回答為什麼 儘管工程量大 但我們有很多科學家而且研究了很多年 仍然治不好癌症?

我們現在擁有的效率比較高的儀器、方法並不是幾十年前就有的,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小朋友,而且有不少儀器很貴,不是那麼多科學家都有的,一些高精尖只有極少數人擁有,還有一個問題,這麼多科學家——科學家水平也是參差不齊,不是有博士學位就會做科研,以上三個原因一講,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這麼「慢」?

  • 腫瘤細胞擴散轉移

這個就是字面意思,就不講啦(懶得打字

  • 藥物本身的原因

知道紫杉醇嗎?高中課本講過,治療癌症貌似挺「有效」,但是貌似副作用也挺強烈的。其實這樣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的情況比較常見。之前也有回答提到靶向治療的,這兩年靶向研究很熱,但是問題也不少。「發現一個問題→找到解決方法→發現這個方法還有更多要修正的問題」這樣的過程太正常不過了,想要短短几十年就把這個過程走到盡頭是不可能的,我們幾乎不可能幾十年就走到人類智慧終點的。


人類有過無數的偉人了,可還是一個視野狹隘/自私自利的種族


它不像艾滋病,流感什麼的基本就是一種病毒感染的,癌症是自身問題,每個人和每個人都不一樣,不可能專門給你研究一種最適合你的藥物,而且癌細胞分裂極快,很可能控制不住


癌症要是在早期發現,就會有治癒的可能,到了晚期,癌細胞擴散分裂速度很快,藥物在體內循環也需要時間,並且有些藥物不僅能殺死癌細胞也能殺死正常細胞,這對機體造成很大的傷害,現在都在研發「生物導彈」藥物

癌症首先因人而異,外界的都是誘因。其次,現在的很多抗癌方法都是只針對癌細胞的,這貌似沒有問題,問題在於,人的免疫體統幹嘛去了?如果不激活人的免疫系統,癌細胞最多就是割韭菜,治標不治本,即便是基因技術也白搭。


治標不治本。況且,腫瘤細胞(惡性腫瘤稱癌或者肉溜)生長旺盛,失去控制,具有相對自主性,即使引起腫瘤性增殖的初始因素已消除,仍能持續生長。


就像是: 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後會無期》


一個理論是,癌症是基因突變,在沒有研發出治療基因的藥物之前,癌症難以徹底治癒。


沒研究出來癌症具體的原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