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史上最著名的喫貨,唐宋八大家中的奇葩,用詩吟唱66道菜

  唐宋八大家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璀璨的名著之一,他們是中國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名家的合稱。

  看到這,可能有讀者疑惑,唐宋大大家爲何沒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呢?因爲唐宋八大家指的是散文家,而李白杜甫卻以詩歌見長,所以術業有專攻,故而盛唐的衆多詩人都紛紛落榜。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這一期咱們專門談談唐宋八大家,各個都是文學奇才。比如韓愈,他的作品中不禁留下了,“落井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膾炙人口的成語,更在思想上確立中國“道統”觀念,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他的書法更是一絕。

  再比如王安石,後人評價其文雄健峭拔,詩歌遒勁清新。下面我們看一下他的《烏江亭》: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烏江亭的後兩句,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是很多詩人寫不出,更是他們想不到的。

  其實,相比於其他幾大家,在唐宋八大家中還有一個比較奇葩的人,他文學造詣了得,更善於喫、專注於喫,而且會喫。下面小編就爲大家解讀,他是史上最著名的喫貨,唐宋八大家中的奇葩,用詩吟唱66道菜做法,他就是蘇軾!

  一說到蘇軾,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他的詞和字。比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從藝術成就上看,它構思奇拔,畦徑獨闢,思維發散,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從表現方面來說,詞的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峯迴路轉。

  一句話,《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歷史上中秋詞中的絕唱,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

  其實,蘇軾不僅詞寫得好,書法是一絕,他還是唐宋八大家中的奇葩-----歷史上著名的喫貨。

  歷史上著名的詩人都喜歡飲酒,比如李白飲酒之後,寫出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而纔在他眼裏卻只是點綴。

  而蘇軾則不同,他不僅喜歡酒,更喜歡桌上的菜,高興了更是親自研發菜,據說他一生之中研發了66道菜,並用詩歌記錄下來。

  最著名的恐怕就是東坡肉。他在《豬肉頌》用詩歌的形式寫出東坡肉的做法: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喫,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什麼意思?柴火、大鐵鍋、慢燉,最後美美的東坡肉入口。

  蘇軾的一生共研發出,東坡肉、東坡餅、東坡涼粉、東坡糖醋魚、東坡魚頭等共66道菜。

  爲了誇讚自己在喫貨這條路上的造詣,他寫出了一首《老饕賦》: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潔,火惡陳(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惡勞。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湯鏖。嘗項上之一臠,嚼霜前之兩螯。爛櫻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糟。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

  意思就是,世界上最頂級的一頓飯,必須條件一是,最好的佐料---最新鮮的水、最潔淨的餐具、恰到好處的柴火。

  第二是葷素搭配的菜品,比如,用櫻桃煎成蜜,用杏仁製作的糕點,秋季的大閘蟹要和着酒糟蒸,等等。

  不僅自己能喫、會做,還留下無數的千古經典,蘇軾這個史上最著名的喫貨,簡直是無可爭議!

  怎麼樣,這樣的喫貨文豪,你喜歡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