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矛盾無論何時何地都會出現,有些家庭會因爲經濟壓力而發生爭吵,有些家庭則因爲孩子的撫養問題而發生矛盾,當然現在婆媳矛盾也成爲了一個熱點爭議話題,不過這些問題用客觀的視角去看待並不是什麼難攻克的難題,其實有時恰恰最難的就是這些家庭中的小問題,尤其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問題是最難解決的,處理不好就會影響父子、母子之間的感情,那麼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吃什麼態度去看待,又該如何除了呢,有些人說時間是解決一切問題最好的方式,真的是這樣嗎?

  《天長地久》劉耀軍懦弱式教育,鑄造兒子身亡

  《天長地久》近日因口碑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劉耀軍雖然曾經當過老師,但後來又轉戰到工廠做了工人,作爲教師身份給陌生人的第一感覺有沒有感覺很會教育孩子的樣子,結果兒子劉星與最好朋友家的孩子出去玩,因溺水導致身亡,自此這個家庭徹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安全知識一直都是貫徹孩子整個成長始終,但是孩子在真正面對人販子各種危險時好像毫無作用,這是家長教育不到位,還是孩子們自我防範意識差,不過或許大家都會把這種事責怪到家長身上,只會說孩子年紀小無知罷了。

  劉氏夫妻爲寄託哀思,重新收養一子

  父母與孩子之間可能是由於天生血緣的關係,都說無論發生什麼樣的矛盾,都有吵不散的親情,當然作爲父母怎麼會真的生氣,當劉耀軍失去自己的孩子之後,看到妻子詠梅也如此傷心,於是兩人再次領養了一子也取名叫劉星,可是誰知後來這個兒子由於不太適應這個家庭,而錯學流浪街頭,劉氏夫婦也是非常傷心。

  後來養子劉星迴歸家庭,但也帶了一羣他在街頭認識的小夥伴,讓劉氏夫婦不知道如何處理,該怎麼繼續這種家庭生活,不過仔細想想這真的是這個十幾歲孩子的錯嗎?劉星又爲何選擇跟這幫流浪街頭的小夥伴一起生活。

  父母認爲的,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

  現在的父母要說照顧真是無微不至,從吃衣住行樣樣都要關切到,認爲這是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照顧,但是沒有幾個父母真的去聆聽孩子內心中真正的想法,就例如劉耀軍與詠梅將養子取名爲劉星,這個名字對於養子來說有沒有一種代替品的感覺。所以後來養子感覺在這個家庭很不適,可能多數因爲這個原因,但是劉氏夫妻好像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所以家長有時強加的,並不一定是孩子真的想要的,所以產生後來的家庭矛盾與分歧。

  誰都曾減少輕狂,想作爲主人

  青春期叛逆其實在每個人身上都有發生過,父母說讓我們每天好好讀書,內心都是抵抗的,你有沒有想過怎麼每天就是讓讀書可以做點別的嗎?或者家長說吃雞蛋有好處,可是孩子偏偏吵着最不願意吃的就是雞蛋,氣的家長真是上竄下跳,有那麼一刻自己的心裏也曾經想過,要是能快點長大該多好。

  可是長大以後,自己順利從大學畢了業,又步入職場開始穩步晉升,慢慢的自己也開始有了新的家庭,開始理解當初父母每天爲什麼嘮嘮叨叨重複一樣的話題,甚至兒女成長後依然操心,這時或許才恍然大悟自己當初是那麼無知與年少輕狂,做的行爲那麼幼稚,現在自己真的做了一家之主才體會到生活的不易,與教育孩子是一件漫長的事,好像有些問題真的需要時間來解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