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5日電 (記者 魏豔)4日下午,應莫桑比克政府請求、赴莫桑比克開展國際救援的中國救援隊65名隊員,乘中國南航包機回國。受應急管理部黨組書記黃明委託,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外交部和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等有關司局負責人到北京首都機場迎接。

  此次救援行動是應急管理部組建後首次派出中國救援隊赴境外開展國際救援。10天以來,中國救援隊根據救災形勢發展和當地政府需求,克服重重困難,深入災情和疫情嚴重的地區,積極參與搜索救援、醫療救助和衛生防疫等工作,盡全力挽救生命和幫助災民,捐贈了大量食品、藥品等災區緊缺物資。據統計,中國救援隊共治療3337人,清洗消毒33.08萬平方米,爲當地幾千名災民發放急需的食品、藥品、飲用水等。結束救援任務後,中國救援隊向莫衛生部和貝拉市相關政府部門捐贈醫療設備、救援裝備等物資。

  中國救援隊在莫桑比克的救援行動,獲得了國際組織、當地政府與民衆的廣泛讚譽。

  在收容有400餘名孤兒的貝拉市薩馬利塔諾孤兒院,中國救援隊捐助1000升飲用水、500公斤大米和200箱餅乾,幫助緩解糧食短缺困難。孩子們齊唱兒歌表達感謝。隨隊醫生還爲孩子們進行健康檢查,並對有傷病的孩子進行治療。

  貝拉市羅福特小學的一處災民臨時安置點收容了195多名災民,其中兒童80多名。中國救援隊專門在這裏設立臨時醫療點,連續三天對安置點及周邊地區的災民提供醫療救助服務。安置點唯一的醫護人員阿拉特西亞說:“中國救援隊的到來緩解了缺醫少藥的窘境,給了我們希望。”

  隨着救災工作的推進,莫桑比克政府陸續將各臨時安置點裏的災民轉移到集中安置區,中國救援隊又根據實際需要,在部分集中安置區設立醫療站,繼續爲更多的災民提供醫療救助。

  在貝拉市機場附近的埃什託裏爾安置區,5000多個災民在帳篷里居住。連續兩天時間裏,中國救援隊的醫療站是唯一能提供大規模基本醫療救助的地方。這裏許多孩子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中國救援隊的兒科醫生、55歲的邵俊彥每天診治受災兒童多達百位,利用現有的藥品,努力治療災後兒童急性常見病,儘量減輕慢性病帶給孩子們的痛苦。

  面臨災後霍亂疫情爆發的嚴峻形勢,中國救援隊還派出多支分隊,對許多災民安置點、孤兒院、當地華人住處及廠房、聯合國和國際非政府組織的工作區域,甚至霍亂病患居住場所等進行消毒殺菌工作,對當地居民普及衛生防疫知識,成爲貝拉災後防疫重要力量。

  在貝拉市霍亂病例多發的穆尼阿瓦區,中國救援隊隊員、北京消防特勤支隊高米店中隊指導員馬俊宇參與了對該區16處霍亂病患住所的防疫清洗消毒,共計洗消5500平米。“身處疫區大家都非常緊張。揹着30多斤重的消殺機,在密閉不透風的防護服裏30多分鐘,就已經全身溼透了”,馬俊宇說,現場衛生狀況非常糟糕,許多居民爭相要求救援隊給自家的房子進行清洗消毒。

  國際健康聯盟的穆安尼多幫助莫桑比克政府衛生部門評估各人羣聚居點環境。他說,距離上次貝拉市爆發霍亂已經有十年,“我們相信,中國救援隊配合政府的消殺工作可以阻止這一類疾病的擴散。”

  3月28日晚,中國救援隊作爲唯一的國際救援隊伍代表,受邀參加了莫桑比克總統紐西接見。紐西感謝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幫助莫桑比克賑災,給予莫桑比克友好援助。

  4月1日,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機構駐莫桑比克總負責人塞巴斯蒂安訪問中國救援隊營區,高度評價了中國救援隊在行動中表現出的專業精神,對他們給予聯合國的支持表示感謝。“中國救援隊經常支援周邊受災國家,我們早已彼此熟悉信任,這有助於我們有效協調救災行動,”塞巴斯蒂安說。

  在救災行動過程中,多位莫桑比克地方官員盛讚來自中國兄弟的無私幫助,表示在莫桑比克面臨重重挑戰之時,中國的人道主義援助對救災賑災具有重大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