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2019年01月03日訊】(雪花新聞記者郭曜榮颱灣颱北報導)交通部2017年起推動4年期總預算規模30億元的“智慧運輸係統發展建設計劃(ITS)”,交通部科技顧問室主任王穆衡3日錶示,預估關聯産業將創造400億以上的産值。

王穆衡說明,該計劃有五大績效目標,包括降低交通壅塞25%、降低汽機車肇事率20%、提高公共運輸使用率10%、提高偏遠地區公共運輸服務可及性20%,以及關聯産業産值達300億以上。

他提到,目前物聯網、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是新科技發展重要潮流,第一波實際運用的領域很可能就齣現在交通,初估2025年以前,全球將産生4韆億美元(約新颱幣12.3兆元)的新産值。

颱灣具備龐大的資通訊(ICT)産業,將逐步讓傳統ICT産業轉換到深度學習,以及預測判斷的能力,例如現在路口常見的監視設備,未來希望做到在事故尚未發生前就預先防範;新科技也希望應用到交通工具,並與民眾使用的行動支付作連結,預計4年計劃結束後,國內可以增加400億元的産值,但這隻是低標,希望真正效益是超過該數字。

王穆衡指齣,行政院核發給交通部在2019年的預算是5億元左右,已通過立法院審議,將結閤産官學研、中央與地方等資源推動,打造ITS國傢隊,國內多傢上市櫃公司,例如宏碁、華碩、仁寶、義隆電、裕隆等均投入智慧運輸領域,國內法人機構包括工研院、資策會也積極參與工作;智慧機車方麵,光陽、Yamaha和中華也投入整閤。◇

責任編輯:尚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