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21世紀不再相信摩天大樓,不應用高度來凸顯自己的存在感

隨着城市化的發展,一座都市的現代化標準,和城市地標建築的高度似乎構成了正比。從紐約的帝國大廈、到北京的“大褲衩”、廣州的“小蠻腰”,現代城市在進行一種進行摩天大樓的高度比拼。但在日本建築師隈研吾看來,21世紀的建築不應該用高度來凸顯自己的存在感,而是要和人們的生活連接起來。他的代表作《反建築》再版,新名字爲《撕碎建築的硬殼》。

隈研吾:21世紀不再相信摩天大樓,不應用高度來凸顯自己的存在感

隈研吾的代表作有日本村井正誠紀念美術館、東京三得利美術館、北京長城腳下公社竹屋等。他最近在籌備的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主場館。

隈研吾認爲,世界各地的現代都市都流行起一股建築風潮,出現了大量和周遭環境割裂、凸顯自己存在感的建築。這類造型誇張的建築,只會在誕生之初給人以感官刺激,但隨着時間流逝,人們會對它們失去興趣,厭倦甚至開始討厭它們。

隈研吾:21世紀不再相信摩天大樓,不應用高度來凸顯自己的存在感

他分析說,這種風潮和20世紀的建築商品化的經濟體系有關。自20世紀開始,建築成爲一種可以買賣的東西。讓所有人都擁有土地、擁有自己的家,成爲整個社會的目的。建築開始模仿商品,企圖通過它和周遭環境的割裂,來創造自身的魅力。房地產成爲20世紀文明的一大支柱。“然而,到了21世紀,這樣的體系已經露出破綻,而次貸危機把破綻擺到了人們眼前。(要知道),住宅既不是冰箱,也不是洗衣機。家不是用來買賣的東西,它是用來居住、生活的。”

隈研吾:21世紀不再相信摩天大樓,不應用高度來凸顯自己的存在感

隈研吾拿電腦舉例。電腦的一枚芯片裏儲存的信息量大得驚人,同樣,建築所用的物質中,都存儲着更大密度和更具真實感的信息。建築師的工作就是把這些信息巧妙地提取出來、再連接起來。建築就是以物質爲媒介,用來連接人和世界的裝置。

那麼21世紀的建築應該是怎麼樣的?隈研吾認爲,21世紀不再相信摩天大樓,建築要回到人的生活。應該顛覆20 世紀發明出來的建築體系,也就是,顛覆歐洲建築從希臘—羅馬時代沿襲下來的“割裂手法”。他認爲,“好的建築無法與大地割裂開,它應該與大地緊密聯繫在一起,有着移都移不動的分量。它是與住在那裏的人們的生活哲學和人生緊密聯繫着的,這纔是建築的原點。”

隈研吾:21世紀不再相信摩天大樓,不應用高度來凸顯自己的存在感

比如,隈研吾的作品村井正誠紀念美術館,就有評論認爲,它展現了建築師對過往的時間和一個人的生活痕跡的尊重,成了一座“活着的美術館”。隈研吾說,“我重視的是回到那塊大地,重新審視建築;回到那塊大地,再一次將建築與大地連接起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