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我家寶寶不到六歲,大概認識近千字,已經能夠自主的看一些童話書,比如皮皮魯之類。

我總結了一般家長在如何教孩子識字上都有的疑惑。例如:孩子多大的時候可以教他們識字?如何挑選識字教材?怎樣有效的教孩子識字?為什麼要教孩子識字?等等之類的。對此,我整理了一些我在教孩子識字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為什麼要教孩子識字?

識字作為我們最基礎的能力,識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認識漢字可以滿足他們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學齡前的孩子特點:求知慾望旺盛,記憶力非常好。較早的識字,可以從小給他們建立閱讀習慣,成為一個愛閱讀的人。

識字是為了以後的「閱讀」,一個人認識自我、認識世界、不斷建立並更新價值觀,很多是從閱讀開始的,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個人的經歷總是有限的,而書的世界提供了無限種可能,提供一個重要的開放窗口。

孩子多大的時候可以開始識字?

我建議孩子4歲開始學習漢字,這時他們有一定邏輯理解能力,辭彙也達到一定量,教他們學習漢字時能和一些已知辭彙建立鏈接,增加識字樂趣。這個階段他們知道辭彙的意思但是不認識這些字,增加了好奇心。

漢字屬於抽象的概念,孩子太小隻能靠記憶而不能理解,容易忘。過早的識字既佔用孩子遊玩時間,也侵佔孩子的大腦空間,也有可能影響孩子的想像力。比如畫畫一個物體時,孩子腦海中會優先出現漢字,不利於孩子想像力的拓展。

4歲前,作為父母應該多給孩子一些遊玩的空間,多接觸一些美好的事物,純靠記憶識字太難為他們了,很多時候我們把識字理解成了認識多少漢字。

第一類是書籍類

《托米識字》

這套書借鑒《千字文》的創作思路,用極短的篇幅展示1000餘個最常用漢字,並且使用韻詩這種對兒童來說喜聞樂見的形式,便於閱讀和識記。而且,大部分韻詩可以在誦讀幾遍的情況下背下來。而且,內容有趣,互動性較強,易於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托米識字》中的韻詩是仿照四句七言絕句形式創作出來的,而絕句是中國傳統文學中最為經典和核心的部分之一。通過這種形式,孩子不僅能夠學習認字,還能在潛移默化中熟悉中國古典詩詞和傳統文學的韻律、對仗等手法和規律,體會中國語言文化的魅力,提高其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此外,作者在書中還專門用十餘首韻詩對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歷史、四大發明、文房四寶等傳統文化知識進行簡述,幫助孩子們瞭解中國歷史與文化,加深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

《托米識字》是從最簡單的身邊事物和人物稱謂開始,結合幼兒常見的生活場景,展現一些基本的認知元素和生活常識,循序漸進,慢慢過渡到交往、習慣、學習、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等知識,到後半部分略有拔高。因此,無論是從生字還是內容的難度來看,都比較易於孩子接受和掌握。同時,教材中盡量使用容易被孩子接受的教學手段,例如讀韻詩、猜謎語、做遊戲、塗畫、連線、玩識字卡等,可以滿足親子教學和幼兒園、小學低年級課堂教學的需要。

《有故事的漢字》

這套書全套有4輯12本。選取了300個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漢字,以生動有趣的筆調敘述了每個漢字的產生、發展和演變的歷史。不過,300個字顯得太少了,遠遠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所以,這套書也就適合當故事書來讀了。

《有故事的漢字》從漢字的造字本義和演變過程出發,回歸到漢字小時候的形態,弄清楚這個字為什麼是在這麼寫而不是那麼寫。

《有故事的漢字》是專門為孩子們創作的一套「兒童版《說文解字》」。

通讀這套書,孩子們不僅可以識字、認字、懂得運用漢字,還能順道把漢字文化歷史淵源的知識也通讀一遍,有助想像力的發展。

《有故事的漢字》,一個漢字講解一部文化史,孩子們邊看邊懂歷史,還能為以後的閱讀和寫作打好基礎。

《四五快讀》

作者寫出了每一個字的教法,均採用形象、比喻、誘導、啟發的教學方法,用充滿童趣的語言,生動形象的肢體動作和互動交流來教識漢字。

邊識漢字,邊根據已學漢字(從學會32個字開始)循序漸進地進入閱讀符合幼兒認知水平、符合兒童生活情趣的片語、句子、短段、長段、短文直至閱讀由這些已學漢字編成的故事、童話等。

這樣,單個枯燥的漢字不斷被組合成鮮活的、生動有趣的詞語、句子、故事。孩子很快就能夠理解漢字所蘊含的意義,在腦海中形成與這些詞語、句子、故事所表達的意思相符合的生動畫面,一步步品嘗到識字樂趣,輕鬆愉快地識字,並很快獲得自主閱讀的能力。

但是這本書的缺點也很明顯,其中一點就是太過於功利性。

1.這套書的特點是利用已經學過的字與生字組成詞語或句子,反覆記憶,有點類似於分級讀物的概念。

2.太過粗糙的表意字教學:

漢字的產生,最先有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這些字都依賴於事物本身的形象,因而通常所造出的字都是用於表達形象分明、特徵性較強的事物的名詞的。

這類表意字,最易為感性思維的幼兒接受,也正是低幼語文教育中優先教授的。但是在《四五》裏,這類最易教學的表意字解釋反而很少,一帶而過,一上來就是生字、片語、句子、短文的反覆操作與記憶,導致小朋友很難對這套書產生好感。

3.大量形聲字繞暈你:表意字產能有限,總量並不多,而現代漢語中大量的字是形聲字,如果能理解形旁的由來,對孩子理解和記憶會更有幫助。但是《四五》的做法是,形聲字分散出現在前六冊中,你們先記下來,到第七冊再總結偏旁部首的規律,但是也不解釋其由來,只是強調記憶。

4.總體來說,這套書適用於需要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識字量的家庭,例如面臨魔都幼升小的激烈競爭的放養娃,如果需要快速識字,這套書的確有些幫助。

《學前快讀600字》

這本書的優點在於:首先是字大!

第二,漢字字源有所涉及。識字啟蒙,我們漢字的來源要給孩子講到,一來能幫助孩子理解漢字,提高記憶效率,二來可以讓孩子對漢字產生興趣。這套書裏,每一課都會講幾個簡單的漢字源流。家長給孩子可以拓展這些知識,也是很有趣的內容。但是在「這個字怎麼來的」部分裏,有一些字的字源解釋存在異議。現在關於甲骨文的解讀是學術界一直在研究的,有很多字的解釋都存在爭議,家長可適當補充。

這套書的不足之處:故事缺乏一定趣味性,而且第三冊第四冊課文內容不僅長了,還更加深入了,有了數學邏輯方面的內容涉及。很多小學的家長說,孩子數學是好的,但是因為認字不多,題目看不懂導致題目做錯。

第二類是軟體類

兒童識字類APP主要針對的人羣為2-8歲兒童,因此大多App皆採用了學習與娛樂相結合,寓教於樂的形式來設計App。其中,教育理念先進的App如豬迪克識字、悟空識字,以漢字獨有的造字規律為出發點,與動畫相結合,通過圖片聯想、加深漢字對兒童的刺激,達到孩子對漢字的更深刻的記憶。魔力小孩、漢字王國、豬迪克識字、熊貓識字、悟空識字皆採用了有關聯的遊戲過關、故事兒歌等形式,從聽音辨字、認字辨音、組詞識字出發,科學有效地幫助兒童完成對漢字的學習記憶。

豬迪克識字

豬迪克識字根據兒童記憶發展規律和漢字獨有的造字規律,將生動的動畫、有趣的聲音、適合孩子們玩的遊戲與字、詞、句、故事相結合,激發孩子的智力開發,從而加深對高頻漢字的認識,獲得豐富的閱讀體驗。此作還設置了寵物領養、兒童音樂、科學百科、古詩兒歌和繪畫等多個環節,使兒童綜合能力得到提高。獎勵機制豐富有趣,且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動性很強,有效地激發了學習積極性。可根據孩子的年齡、喜好為孩子推薦合適的課程。學習進度、個性化學習設置直觀易操作,便於家長的輔導監督。

不足的地方在於遊戲性太強,容易使兒童沉迷於遊戲,忽略學習。

魔力小孩識字

以魔力小孩馬戲團冒險的故事為主題,採用語境擴展識字法,通過圖片、片語對漢字進行解釋,並根據魔力小孩馬戲團的冒險經歷編製故事、兒歌,讓小朋友能夠一邊週遊世界一邊學習基本漢字。家長可通過線狀KPI數據圖表對孩子的學習進度、成績進行直觀瞭解。但是,在進行漢字演示時,兒童無法主動控制演示速度和學習進度,且無法退出,不利於兒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記憶、溫習。

智象極速識字

以階梯想像識字法為核心,通過片語卡片對每個漢字進行發音練習,可演繹漢字的字音、字形、字義和演變,並配有有趣的動畫,幫助孩子加深對漢字的記憶。另有漢字速查功能,可通過拼音來查找漢字,但此功能對3歲左右的兒童而言略顯複雜,所設置的遊戲也偏重對字形和片語能力的練習,忽略了對字音記憶的鍛煉。

悟空識字

以兒童熟悉的西遊故事,孫悟空、豬八戒等可愛的人物為主題,通過記憶聯想,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學習方法讓孩子記住漢字。此App結合《西遊記》經典場景設置了豐富的遊戲來加深漢字記憶。可跟寫、跟讀,可自己錄製故事書,記錄兒童學習進度和漢字掌握情況。

不過,我不建議家長給孩子用識字軟體,這樣對孩子的眼睛沒有好處,搞不好會讓孩子過早近視。而且,小孩子過早接觸電子遊戲,對他們的神經發育也不好。

第三類是卡片類

《翻對對》

《翻對對》就是所謂的「翻牌遊戲」,就是給相同的字進行配對,配對最多的人獲勝。因此,孩子可以和爸媽、小夥伴們一起來玩。

遊戲利用瞬時記憶的原理,孩子的大腦裏就像有個照相機一樣,在翻牌、配對的過程中咔擦咔擦地自動記下每個字的模樣和位置,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需要了解這個字為什麼這麼寫,只需要記住這個字長什麼樣就行。而經過反覆的瞬時記憶鞏固強化,孩子會快速地記住這個字。

同時,還能增加孩子的觀察力、專註力和記憶力。

每盒《翻對對》有 50 張字卡,其中 2 張字卡,都有關 1 個字。

因此,每盒卡片能認識 25 個漢字,8 盒《翻對對》就能認識 200 個漢字。

而這些漢字都來自於北京、上海、蘇州等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是高頻率使用的常用字。

即使是幼兒園的孩子,也常會在繪本中看到這些漢字。認識它們之後,可以提高他們閱讀的興趣,為之後的段落閱讀打下基礎。

另外,為了保持孩子對字卡的興趣,每集裏的卡片不僅會有像「前、後、真、安」這樣的抽象字,也會有像「貓、狗、虎、狼」等好玩的字。

並且 8 集字卡的字都很常見,沒有特別明顯的難度差別,因此都很適合孩子們識記。

認字卡片上的內容很豐富。除了有漢字外,還會標有漢語拼音、英語、組詞,以及還會相關的插畫,從而可以加深孩子們對漢字的印象和記憶。

另外,在卡片的反面,還有 5 個好看的圖案。

每張卡片反面的圖案裏,也會有不同的圖形,孩子們可以用它們來玩「找茬遊戲」。

以及每張卡片的左下角都會寫卡片相關的集數。因此就算不同集數的卡片混在了一起,整理起來也很方便。

《小象漢字》

特色是《甲骨文遊戲字卡》,在瞭解漢字背後的故事後,孩子將形成對漢字的自我理解,可以按照自己的邏輯徹底記住它們,再通過各種遊戲,舉一反三,掌握更多的漢字和句子。

《漢字奇遇》

是大小星球的兒童啟蒙產品之一,針對3-7歲剛開始識字的孩子,旨在用美的水墨畫、生動的漢字故事及形象的漢字演化啟蒙孩子的識字過程,同步提高語言表達和想像力。這款集故事、遊戲、學習為一體的漢字卡牌,根據「天、地、人」三個人類探知世界和自我的維度,精選了120個常用漢字及其象形文字釋義、並配有120個漢字故事音頻、120幅富有想像力的水墨畫、120個名家書法字、及1個AR識字互動遊戲。卡牌超出了識字的邊界,還講述了漢字的故事,以及背後所蘊含的宇宙、變遷、生活、社會、及人文精神,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及對中國美學和傳統文化的感知力。

《漢字奇遇》構建了一場開放性的探險故事,通過驅動孩子的好奇心,自然展開漢字學習之旅。盒子裏每一張字卡上都有一個漢字的水墨畫故事,它們既具有中國特色,又充滿想像力。

《漢字奇遇》的120張卡就像120個繪本,有人物設定,有故事情境,情節卻是開放的,故事可以由孩子和家長一起來講述完成。在講述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識字、組詞、造句、開拓想像力、編故事。

漢字圖畫裏還充滿著思辨和哲學啟蒙。比如「死」。中國人很懼怕面對死亡問題,家長被孩子問起時,大多會敷衍而過。《漢字奇遇》裏的死,畫的是花開花謝,並不陰森恐怖,想要呈現給孩子——死亡其實是人生中最自然的一部分。

識字卡的缺點是:基本以認識單字為主,缺乏系統的閱讀過程。這有點像學英語只背單詞一樣,認的再多,也不一定能讀一篇簡單的文章。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