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熟蟬鳴雲紗響

蔗浪蕉風莨紗爽」

香雲紗,嶺南地區的一種古老的染色面料。由於穿著走路會「沙沙沙」作響,因此得名「香雲紗」。因原材料的不同,分為「莨綢」和「莨紗」

△圖一為莨紗,圖二為莨綢。紗和綢的主要區別在於織法的不同,紗是以提花手拉機織成的紗羅組織織物,綢的是以平紋手拉機織成的平紋織物。

香雲紗的染制技藝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鳳凰非梧桐不棲,香雲紗對生產地十分挑剔,薯莨、河泥、草地、陽光是缺一不可的四要素。而中國順德則是唯一符合香雲紗生產的傳承地。這一門中國獨有的手藝活兒目前是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天然手工植物染整工藝。

三蒸九煮十八曬

薯莨是香雲紗染色的原料。薯莨汁液為紅色,泡沫豐富,液體粘稠。過去,兩廣山地的漁民喜歡用它來浸泡漁網,以增加漁網的韌性,久而久之,人們發現經它浸泡的衣服不僅韌性強耐穿,顏色還獨特耐看。這一染色技藝就此流傳開來。

香雲紗的製作全程均為手工工序,工序繁瑣,製作週期長。一匹精緻的香雲紗要經過坯綢、精練、灑莨水、封莨水、煮綢、卷綢、過河泥、晾曬、攤霧、拉幅、整裝等多個工序的重複浸曬方能製作而成。

△ 將薯莨磨碎製作薯莨水,把紗綢坯放入薯莨水中,用手將整匹布按入汁液中,輕拍撫弄,讓布匹的每一方寸都沾到薯莨汁液,然後撈起,晾在一旁。

△ 曬莨。紗綢壓上竹竿攤在草地上曬。這樣即可使綢疋保持清潔,又因草類受天地霧露的滋潤,使綢疋在高溫曝曬下有一定濕度,便於充分吸收薯莨水。曬莨受日照和溫度限制大。

△ 封莨水。將綢緞長久地浸泡在薯莨水裡,讓細絲慢慢吸收薯莨,然後再拿去陽光下暴曬。幹了,後又回去「封莨水」,如此反覆五六次。

△ 塗泥。將挖自河涌裏的泥土均勻地塗抹在晾曬面上,由於河涌裏含鐵,會和紗綢的晾曬面已經積累起的單寧發生反應。這個過程一般不超過1小時。

△ 入河再次進行清洗,會發現晾曬面留下了深沉的暗黑顏色。再以清晨微弱太陽曬乾。

△ 攤霧。為了使香雲紗更為柔軟,天黑時將其攤在草地上,吸收青草的水分。

△ 整裝入庫。

「全看老天的心情」。沒有任何一種染色工藝與香雲紗相同,每年僅有五個月的時間能夠生產。農民靠天喫飯,曬莨工人喫飯看天也看地,要風調雨順有陽光,還要長好的草地和當地含硫化亞鐵的河泥。

香雲紗整個製作流程體現著「天人合一」的古老生活智慧。完成後還需放置三至六個月再取出來手洗一遍才能做成成衣。

一兩黃金一兩紗

北方的蠶遇上南方的染,合成了目前世界價格數一數二的絲綢製品。由於它的製作工藝獨特,數量稀少,價格不菲,因此被稱為「軟黃金」,售賣價格達到一米兩千多人民幣。

手工染制的順德香雲紗,質地輕薄、柔軟、涼爽、驅蟲,且帶有金屬和珍珠般的光澤,被海外人士喻為「黑色閃光珍珠」服裝,並且因為環境和時間的不同,每一匹香雲紗都是獨一無二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香雲紗的紋理會隨著時間而變化,這個過程被稱為「開片」,穿著時間越長越柔軟、亮澤、舒適。有趣的是,過去許多達官貴人不願穿新的硬的香雲紗,怕被人笑話,做好的香雲紗衣服會先讓管家僕人們穿,待其變軟紋理細緻後,才收回來自己穿。

傳統工藝逐漸被速食時代的實用主義所淘汰,卻越發顯得珍貴無比。香雲紗的製作工藝在一代代人的精心保護和言傳身教下,保留得完好無缺。

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香雲紗獨樹一幟,尤其在時裝界特別喫香。它的顏色厚重,富有層次感,是很多化學顏料無法達到的,它當中蘊含的環保和自然的理念也是其它服飾無法比擬的。

穿一襲香雲紗漫步於庭間林下,風過紗鳴,彷彿在訴說它百年來的故事。「一成不變」到了它這變成了「褒義詞」,它並不打算取悅這個時代的任何人,和所有傳統技藝一樣,「文化特異性和神祕主義是它最好的保護膜」

這個中國獨有的工藝和藝術品,緩緩地,處事不驚的走在了世界時尚的前端,接受一切目光,又不畏懼一切目光。

圖片:網路

編輯:cape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