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彬和小琴是在大學認識的,由相知到相愛那種,兩個都是農村長大的,家裏也比較窮,兩個挺勤奮的很努力工作賺錢打拼,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買了一套屬於夫妻倆的房子,雖然只有50多平方,也都足夠兩夫妻生活,直到經濟允許的情況下生了一個兒子,以前兩夫妻都比較省錢的,生兒子之後都想要再省錢一點,於是兒子的衣服,玩具等等都是用人家的,夫妻倆都覺得兒子是要“窮養”的,所以經常帶兒子出去散步,兒子看到想要買吃的,買玩具的,夫妻倆都會說:爸爸媽媽賺錢很辛苦的,不要浪費錢買這些沒必要的東西,所以導致兒子經常想要的東西買不到,只能看別人的。

  在父母的眼裏覺得兒子懂事了,長大了,不會要求父母買東西了。這樣的話,父母就會認爲自己這樣“窮養”孩子的教育是正確的。從小就跟兒子說:家裏很窮之類的話,經常性這樣教育孩子。導致孩子看到同學玩玩具的時候,只能遠遠的看着別人玩,帶着羨慕的眼光,又不敢跟其他同學玩,只能等同學不玩了,再偷偷的把玩具拿走,有時被同學看到了,就會跟孩子吵架,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經常在孩子面前“哭窮”的教育,會讓孩子長大後很自卑,看看你自己在其中嗎?

  1.影響孩子的金錢觀念。

  因爲父母從小對孩子的教育就是“窮養”,孩子一直都沒有要求父母買東西,只能遠遠的看着別人的玩具,導致孩子長大後,有錢纔是一切,嚴重影響矜對孩子的金錢觀。

  2.導致孩子只顧眼前的利益,沒有顧及後果。

  3,讓孩子越來越自卑,經常會想自己的家裏很窮,什麼都買不起,肯定讓別人也看不起自己,久而久之變得很自卑,不想跟別人交流,越來越內向。

  雖然說窮養孩子的教育是對的,但是要正確的引導孩子,不能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