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孝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門孝經,而且本經全部的經文,正是凈業三福詳細的說明。凈業三福,利導眾生,末法至寶,無過逾此!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世尊觀機逗教,教導韋提希夫人:「 欲生彼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凈業。」 佛告韋提希:「 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凈業正因。」

凈業三福的詳細說明就是《地藏菩薩本願經》。這一部經裡面所說的,完全是我們現在生活環境迫切需要的,我們現在生活在末法之中,每一天焦頭爛額想不出方法來解決的問題,佛在本經中統統都給我們說到了,慈悲到極處。末法九千年,唯有凈土地藏法門能救度,這話是真的。凈土法門是以這個為基礎,以這個為基礎來唸佛求往生,決定得生凈土,而且可以肯定是上輩往生。舍離這個基礎,往生就不一定可靠。這話我們要接受,要相信。如果唸佛從《地藏菩薩本願經》奠定基礎,那你這個基礎太堅固了,你肯定往生。「 若能以此回法界,畢竟成佛超生死!」

而基礎中的基礎是三福第一句:「 孝養父母。」 孝道是中國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 百善孝為先。」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堯舜聖人之德,無非孝悌而已矣!古人崇持《孝經》,身體力行。移孝作忠,愛敬一切。孝悌作為一切仁義道德的根本,得到舉世認同和踐履。

佛教倡導知恩報恩,「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對於孝道尤加重視。《地藏菩薩本願經》佛特在忉利天為母說法,作行孝的榜樣。《梵網經》佛說:「 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由此證知,世出世間莫不以孝為本。然與儒家孝道孝行相比,佛家的孝更具博大精深。佛門教孝,不僅應當報答今生父母之恩,併當報答無量劫來,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之恩。《梵網經》所謂:「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

孝行不僅停留在贍養承歡的世間善層面,並將孝提升到令父母出離生死輪迴的出世善高度。「父母不成佛,我就不成佛!眾生不成佛,我就不成佛!」 能勸勉眾生唸佛生到西方極樂凈土,即是大孝;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統統都成佛了,纔是孝道圓滿。

孝道是菩薩從初發心到圓證菩提不竭的原動力。地藏菩薩因地為婆羅門女及光目女,皆因救母,始發弘願:「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地藏菩薩由孝心而引發廣大悲願,助發心地寶藏的無限開啟。

世尊將入涅槃,以人天大眾,囑累地藏菩薩,救羣迷於末世,待彌勒以當來。此與孔門心法傳承以孝著稱的曾子,不謀而合!《孝經》雲:「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故知《地藏菩薩本願經》不僅是學佛的基石,亦是開顯自性功德寶藏的金鑰匙。我們仔細讀誦,深解義趣,這部經的確是大乘中的大乘,末法時期能夠挽救劫運,度一切眾生,就要靠這部經典。弘揚這部經的效果:「 令娑婆世界眾生,百千萬劫永受安樂。」 佛教我們:「 當記是經,廣宣流佈。」 「 廣作方便,衛護是經。」

為便利大家誦持,今特編印《地藏菩薩本願經》簡體字版本,以報四重恩。不讀此經,不知佛菩薩對我們是多麼的慈悲,多麼的關懷,多麼的愛護!一心恭讀,熟讀深思,每轉一遍,感恩的熱淚就泫然而下,慚愧不已。尤其是讀到菩薩的本願 「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正菩提。」 心中有無限的崇敬和仰慕!

在《地藏經》裡面,正如佛敕堅牢地神:

「 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菩薩,及轉讀是經,但依《地藏菩薩本願經》一事修行者。汝以本神力而擁護之,勿令一切災害及不如意事,輒聞於耳,何況令受!」

所以地藏本願凈土法門,對於我們任何一個人來說,都無比的重要,也無比的親切!我們應當發心來修學,認真的宣揚,將地藏的精神弘揚到全國,弘揚到全世界,眾生得福就無量無邊了。

仰願三寶加被,龍天擁護,一切眾生,見聞隨喜,同生凈土,同見彌陀,同隨大士,普渡眾生。


這部經是佛為母的說法,佛讚歎地臧菩薩的功德利益以及地臧菩薩在因地發的願望,共有十三段,為什麼這部經的名字叫《地臧菩薩本願經》這裡的本願是什麼意思,因為地臧菩薩發誓渡盡地獄的眾生,這是大慈大悲,我們自性中的慈悲是不是與地臧菩薩一樣平等圓滿,如果沒有,那試問自己,我們能成佛嗎?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他們以成佛或者當成佛,是因為自性中的慈悲圓滿無缺,那也有渡空地獄的慈悲,那地臧菩薩發的大願,其實是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所發的願,行的願,都是渡眾生,地臧菩薩的大願,才被佛稱為「本願」你去找宣化上人講的這部經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