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目咆哮的閃電瞬間將天空撕得四分五裂,但你可知,由閃電產生的極低頻(ELF)電磁場,很可能一直在保護地球上的生物。一項新研究利用大鼠心臟細胞進行實驗後發現,當活細胞暴露於極低頻電磁場時似乎能免受一些損傷,或許這項證據能將大自然的電光石火現象與地球生命進化創建起關聯性。

新研究新發現存在所謂的”吸天地之精華“?

如果沒有人類發明的電力系統,則閃電是地球大氣中最主要的電磁場來源,全球天空無時無刻都有雷暴發生。而閃電放電會引起一種稱爲“舒曼共振(Schumann resonance)”的全球性電磁共振現象,屬於地球電磁場頻譜中的極低頻(extremely low frequency,ELF,注)部分,換句話說,其他生物及人類已沐浴在極低頻電磁場中數十億年。

不過,極低頻電磁場很難檢測,甚至於科學家幾乎不懷疑它們會對地球生命造成有害影響。甚至,來自以色列臺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TAU)的一項新研究指出,極低頻電磁場其實對生物具有保護作用。

在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重建舒曼共振產生的極低頻電磁場,然後將大鼠活心臟細胞暴露於頻率介於7.6~8 Hz 間的極低頻電磁場30~40 分鐘,發現這段期間,細胞發生了三種有益變化: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釋放、自發性收縮(spontaneous contraction)與鈣瞬變(calcium transient)都減少了,這三種現象都可當作心臟細胞受損的測量基準,比如CK 異常釋放常出現在心臟病發作期間;而當電磁場關閉後,細胞又恢復原始狀態。

雖然實驗只是採用培養的大鼠細胞,研究結果可能不適用於活老鼠甚至人體,該研究是第一次提出證據證明,由閃電引起的全球極低頻電磁場與活細胞之間具關聯性,或許也可解釋爲什麼所有生物體在相同的極低頻譜範圍內都具有電活動。

該團隊接下來將研究電磁場是否對其他類型的生物細胞也有類似影響,方能進一步確認極低頻電磁場是否真能保護生物組織免受損害。新論文發佈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

注:極低頻(ELF)爲頻率介於 3~30 Hz、波長介於 10,000~100,000 公里的無線電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