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隔了十年,我终于在2017年刚开始的这几天看了从国中觊觎到现在的电影<漂浪青春>!!!而且非常好看!!!

说真的,有时候有点怀年十年前的同志电影氛围。2004年<十七岁的天空>、<蝴蝶>,2006年<盛夏光年>,2007年的<刺青>、<漂浪青春>,2008年的<花吃了那女孩>,还要再加上一部日剧上野树里跟长泽雅美的经典日剧<last friends>……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啊。

那个年代的同志电影跟现在不同,那时社会风气还没有现在开放,彩虹之力并未在主流媒体上大放光彩,因此那时电影中描述的同志恋情大多较为压抑、内敛,反而造就了一种青涩的美感……虽然也不知道到底是在怀念那时的电影,还是那时惨绿年华的自己啦……T皿T

(以下有雷请斟酌阅读)

好!!言归正传,今天要讲的<漂浪青春>这部电影,同样是<刺青>的导演周美玲与她女友摄影师HOHO所制作的作品,片头片尾都有「A Zero&HoHo's film」的字样,颇为温馨。

故事分为三段:

一、竹蒿(T)与菁菁(盲女歌手)与菁菁的妹妹(妹狗),这段对我来说同性的情节较不重要,反而更注重是从妹狗一个小孩的眼中去看到所谓的「同性恋」这个族群,天真但没有歧视的眼光。至于她对竹蒿的感情,我认为就是很一般的小妹妹憧憬大哥哥的心情,只是今天那个帅哥是女儿身而已。必须讲电影第一幕从音效无缝接到歌声,菁菁一袭红衣歌女打扮与背后的大红舞台相呼应,真是美到不行,有种浪迹天涯的苦女沧桑感。

「漂浪青春」的图片搜寻结果

另外被妹狗恶意白目赌气留在庙口的菁菁,在听到竹蒿的声音后很可怜的紧紧抱住她的那段真是又萌又揪心……而妹狗第一次去试著给人家寄养,她在台上唱到哭的地方也很心酸,房思瑜在这部片诠释得很好啊!不过脸怎么看都有点大就是了(汗)

「漂浪青春」的图片搜寻结果

二、水莲(阿兹海默婆婆)与甲(假)老公。这段的衔接很有趣,时间轴与舞台上的竹蒿与菁菁交叠,喜宴上的新娘与一眼就看得出是T的闺蜜偷偷跑到房间里去接吻,而新郎竟也带著另一个男闺蜜进来--这段主要描写的是所谓男同志与女同志「假结婚」的议题。

得了爱滋的老男同志,与得了阿兹海默、总是把甲老公认成当初的女同志情人阿海的水莲,两人的生活鸡同鸭,看来有点啼笑皆非,但却仍不难看出两人虽无爱情、也有扶持对方到最后一刻的友情,颇感人的。我觉得这个题材或许不像帅T美P的section那么吸引人,却是很有趣的尝试,也反映了那个年代普遍对于同志年老后生活的想像。(毕竟导演周美玲自己也是同志啊。)

「漂浪青春」的图片搜寻结果 ←甲老公穿彩虹衣欸!(重点误)

 

三、竹蒿少年的时期。这段饰演竹蒿的赵逸岚真是毫无悬念的帅,而这段也是最引起我共鸣、个人认为最精彩的一段,不知是否因为这样才被放在最后呢?

这个故事除了交代竹蒿怎么会去当电子琴师、以倒叙手法为电影完成铺垫之外,活脱脱就是一个土生土长台湾T的成长史。面对来自家人跟社会的奇异眼光,面对自己胸前讨厌的突起(举手!!我也是不穿钢圈内衣的死T!!那时候束胸不普及真辛苦啊),面对喜欢的、「在一起」的女生跑去交男友,面对人家当著妳面说妳「嫁人」后怎样怎样,面对心跳指数爆棚的初吻,第一次确认「女生可以喜欢女生吗?」……

「漂浪青春」的图片搜寻结果

只有一个地方很不真实,就是普通的台湾小T不会每个都这么高这么帅(怒)赵逸岚也太高了吧……好这不是重点。这段里面出现了整部电影中我觉得最深刻的一句台词,也就是竹蒿的8+9哥哥对她落下的狠话:「我丑话先跟妳说在前头,妳以后若是要嫁人,嫁妆我会给妳办的丰丰盛盛的;但如果是要分家产喔,妳免肖想啦!」一句话就硬生生打出了台湾传统价值观丑陋的原型,重男轻女的庞大压力。是很想大声问8+9哥,妳妹就明显是个T了不要在那边讲甚么嫁不嫁人可不可以啊?但算了……我阿嬷也讲过类似的话啦囧

「漂浪青春」的图片搜寻结果

竹蒿遇到的第一个真正感情启蒙的对象,是年轻时的水莲。水莲的角色很酷,应该算是个纯P,台下那个怒视著她跟竹蒿亲热的T明显不是后来短发圆润的阿海,而她跟竹蒿的对话中也显示出她早已坦所出自己的性向,她就是喜欢所谓的「半男娘」--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T。

「女生可以喜欢女生吗?」「当然可以啊。爱就爱了啊。」

一来一往现在看来理所当然、甚至有点迂腐的对话,却道尽了彩虹时代来临前,年少同志的疑惑与恐惧与不安。试想在那样传统的环境下长大的竹蒿,要多信任眼前这个人会无条件的接纳她,才敢讲出这个语带暧昧的问句?然后竹蒿跟水莲在避雨的卡车前座上热烈拥吻。吻完之后并没有更进一步的亲密举动,而是笑了出来。那笑,我觉得像是竹蒿终于释放自己的轻松的笑。

再回顾第一段梳著油头那个老神在在的竹蒿,感觉仿佛是看见无数个台湾T从懵懂怯懦的少年时期终将蜕变成认识自己的大人,让我莫名感动。

 

当然这部电影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例如演员非台语的台词都颇为生硬、长度稍嫌短促……但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的台湾同志电影,在我心里有榜上前三。

 

>延伸阅读:花吃了那女孩观后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