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交易时间》)

  沪指站上3200点

  行情是否进入牛市2.0阶段?

  哪些行业出现业绩拐点

  哪些风险又仍需防范?

  中信证券投资顾问部首席市场策略师刘斌

  带您一起寻找牛股在哪里?

  三月初,我们认为随着基本面因素重回投资者视野、政策预期回落以及增量资金后继乏力,行情将从趋势性反弹转为区间颠簸。总体来看,市场走势基本符合预判。

  松货币、稳增长、促改革的政策取向擡升投资者预期。

  全球主要央行释放松货币信号

  三月下旬,美联储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并计划结束缩表,较市场预期更偏鸽派。此外,欧央行表示,在必要时将会进一步推迟加息。

  减税降费等多项稳增长、促改革的政策徐徐推进。

  两会结束后,减税降费的配套措施密集部署实施。其中,4月1日,增值税税率将正式下调;5月1日,社保费率将会降低。减税降费给企业经营端带来的改善将逐渐体现。同时,商务部也将在本月召开全国性专题会议,推进落实消费升级的行动计划。

  此外,科创板、注册制等资本市场的制度改革在提速,电力、军工、汽车等领域的国企改革动作频频,这都有利于支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展望四月,尽管货币宽松预期再度升温、减税和促消费等多项政策也将稳步推进,但一季度宏观经济增速和上市公司季报的成色将面临考验,叠加来自海外的扰动因素,预计股指在和投资者预期的赛跑中将延续当前态势。

  宏观经济增速和上市公司季报面临考验,恐阶段性冲击市场。

  一季度GDP增速或降至6.2%-6.3%。

  三月底,统计局披露的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同比下降14%,创2008年以来最大降幅,同时也意味着供给侧改革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同比正增长的进程宣告结束。

  财政部披露的1-2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增速为10%,亦延续2017年初以来的回落态势。

  上市公司季报增长不容乐观。

  尽管近期披露的部分消费类龙头公司的业绩增速亮眼,但从整体上看,在实际和名义经济增速均下行的宏观环境中,上市公司的业绩无疑将承压。

  截至3月30日,两市共有638家公司披露了一季报业绩预告,业绩增速下、上限的中位数分别为0%和25%,均不及去年同期的30%和50%。

  因此,四月将披露的上市公司一季度真实业绩情况大概率不容乐观。

  海外市场扰动增加A股的不确定性。

  美、欧、新兴市场均风波再起。

  首先,美国经济放缓影响企业盈利,投资者需警惕美股业绩披露期的黑天鹅风险或造成美股回调,并对A股产生共振。

  其次,英国4月12日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在增加,欧央行总裁德拉吉也表示,金融市场尚未完全消化英国无协议退欧的风险。

  再次,去年曾引发新兴市场货币动荡的土耳其上周再次遭遇股债汇三杀。

  短期内,海外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引发A股波动率上升。

  投资者对中美贸易磋商的预期较高,最终结果仍存不确定性。

  综上,我们认为尽管四月流动性宽松预期再度升温、减税和促消费等多项政策也将稳步推进,但一季度宏观经济增速和上市公司季报的成色将面临考验,叠加来自海外的扰动因素,预计股指在和投资者预期的赛跑中将延续当前态势。

  配置上方面,建议如下三条主线:

  国企改革

  数量超过100家的第四批混改试点名单预计将公布,同时近期电力、军工、汽车等领域也国改动作频频。

  地产产业链

  政策驱动房屋销售复苏,而且竣工面积的复苏颇具确定性,后地产消费相关的家居、家电、物业管理,以及具备规模与销售优势的地产蓝筹等,最为受益。

  消费

  投资者对消费数据的阶段性下行已有较充分预期,而消费板块的一季报情况横向比相对较好,且有促消费政策的加持。

  本期制作:李岩松

  稿件来源:

  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

  微博@央视交易时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