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相片

過去2年,新藥股解盲結果不如預期,拖累生技指數表現低迷,今年來,隨著中裕新藥取得美國FDA藥證,以及7家生技公司接棒掛牌上櫃,生技股再度成為投資熱點。

沉寂多時,生技股終於擺脫低迷!過去2年重挫的櫃買生技醫藥指數,今年最高漲幅達20%,雖然5月以來受外資賣超台股拖累,今年來漲幅縮小為逾12%,但仍是櫃買指數同期漲幅1.28%的10倍之多。

生技股鳴起反攻號角的主角之一,就是中裕新藥,今年3月以愛滋病新藥「TMB-355」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藥證,不僅創下台灣首例,同時,生技股也擺脫過去浩鼎和基亞因解盲結果不如預期、股價暴跌的夢魘。

不僅如此,資本市場的生技新兵也愈來愈多,據櫃買中心統計,今年來有20家公司上櫃,其中生技股就有慧智、金穎生技、益得、高端疫苗、達邦蛋白、奈米科技、皇將等7家,再掀一波生技股投資熱。

且生技業是政府力推「5+2創新產業」的主要目標,而9合1大選將於年底前登場,政府可望繼續釋出政策利多,預料對生技股也有推升作用。與此同時,中國醫療改革如火如荼,研發有成的台灣製藥廠有機會成為合作結盟對象,挹注營收獲利。

從拿藥證、拼獲利,到中國醫改、選舉牛肉等,生技股利多題材遍地開花,然而,生技是相當複雜的領域,次產業廣泛,遍及新藥、學名藥、醫療器材、基因檢測、醫美、保健食品、農業生技等,尤其新藥更涉及專業知識和高度不確定性,投資門檻相當高。

面對具有「本夢比」行情的生技股,投資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專家建議,若想參與生技股漲升行情,並穩健獲利,宜以具有實質獲利的醫材、保健食品股較穩健,至於風險較高的新藥股,研發需時,專家建議不宜重押,同時要耐得住長時間等待。

檢視相片
 


更多鏡週刊報導
【生技股這樣買】高風險高報酬 高手教你2招安心買
【生技股這樣買】新藥股會飆也會摔 拿到藥證非上漲保證
【重啟生醫大計】生策會長張善政這麼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