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娜:我就是不「好好唱歌」 公众号 第1张

龚琳娜:我就是不「好好唱歌」 公众号 第2张

当大众更多看到我奇葩那面时,我就要严肃起来,做古诗词。

文 | 王冲冲 编辑 | 胡雯雯

龚琳娜在《歌手龚琳娜在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表演《忐忑》

很多人认识龚琳娜,缘自一首《忐忑》。

 

龚琳娜室外古诗词沙龙表演《将进酒》

从《忐忑》之后,龚琳娜不再用夸张的服饰和妆容登台表演,唱古诗词需要素雅的形象。上节目时,龚琳娜全程坐姿永远保持背部笔直,说话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时刻像在做斗志昂扬的演讲。

 

《忐忑》创作于2004年,但实际上2002年起龚琳娜就开始唱古诗词。她对自己定位是「中国新艺术音乐」,从楚辞的神话故事,唱到诗经,唐诗宋词。

 

但唱古诗词带来了新的问题。歌词古典晦涩,编曲没有采用流行乐的手法,甚至没有明显的主旋律。神曲的「奇葩」的焦点消失后,阳春白雪并没有留住太多观众,在《歌手龚琳娜和老锣

 龚琳娜和老锣

对老锣的感情也是如此,这个德国人才华横溢,试图把她拽离当下的人生道路,带著她逃离她厌恶的一切:假唱、空洞、千篇一律、一眼望到头的未来。她自己也无法解释老锣的感情:「爱上他,还是爱上希望?」

 

在爱情、人生抉择以及音乐的混合中,第一次探索是「五行乐队」,由老锣、龚琳娜和她的好朋友常静,以及两个德国人组成。他们没钱租录音棚,找朋友借了一套复式公寓,白天有人办公,他们就昼伏夜出地排练。结束时已经凌晨3点,大家各自扛著乐器打车回家。

 

探索的过程并不容易。千禧年前后的国内还没有那么多音乐厅和剧场,也没有音乐制作人看好这个「半中半洋」的乐队。

 

他们不温不火的音乐事业的质变来自《忐忑》,随后凭借《法海你不懂爱》、《金箍棒》几首「神曲」继续占据音乐榜单。这个标签含有几分嘲讽,但的确带来知名度。

 

之后,她的音乐会从恭王府开到了新加坡,曾侯乙编钟被搬上舞台,龚琳娜山上练嗓,给偶遇的小朋友教唱歌

龚琳娜和老锣是生活中的伴侣,也是音乐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搭档。

 

老锣负责所有的编曲创作,构建一个瑰丽的音乐世界;龚琳娜负责演唱,把这个世界里的美和情传递出来。一个运筹帷幄,一个披挂上阵,

 

让这个分工运转下去的动力是互相欣赏。龚琳娜说自己「根本不懂古诗词编曲,只会死记硬背,老锣写什么她唱什么」。而老锣欣赏的是龚琳娜的声音,刚认识时就说她「声音变化非常丰富,又许多细腻的小拐弯,又有强大的张力,在世界上都不多见。」

 

在音乐上,老锣是很强势的制作人,龚琳娜唱得不好,他会不留情面地批评,经常把龚琳娜说哭。

 

但生活中,老锣却是个害羞的人,不善于和陌生人交谈,龚琳娜比他更放得开。家里的大事也是龚琳娜说了算,从北京搬到德国,再从德国搬回北京,都是她做的主。

 

他们对彼此的世界充满好奇心。老锣到龚琳娜家乡贵州时,第一次尝到鱼腥草就赞不绝口;龚琳娜在德国吃到了臭乳酪,长毛变绿发霉的那种,大部分中国人无法接受,她却觉得很好吃。

 

他们都是爱吃的人,老锣厨艺好,虎皮尖椒、贵州腊肉香肠都是拿手菜。他一边炒菜一边唱歌,做饭是他的享受。

龚琳娜:我就是不「好好唱歌」 公众号 第3张

 

2019年春节龚琳娜和老锣在德国过春节,和公公婆婆一起包饺子,牛肉蘑菇乳酪三种馅儿,中西混搭。老锣做了红烧肉,龚琳娜带来贵州的豆腐干,被公婆瞬间吃光。

 

两年前,他们从北京搬到了大理,他们喜欢有山有水的地方,「唱歌的人必须在安静的大自然里修炼自己。在大理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儿,不用想为了生存不停地赚钱,反倒让我和艺术更亲近了。」

 

老锣在大理创作了24节气歌,「节气歌是你的情绪跟节气相连,我们更感知到这个季节发生了什么。」春分的花开满古城,夏至的雨飘零洱海,中秋的月高挂苍山,大理的自然灵性成为了他们创作新的灵感。

 

他们的两个孩子在中国待了十多年,从北京的国际学校回来后,他们在大理练功夫、采茶,学中医、练毛笔字。孩子的中文、英文、德文都很好,龚琳娜希望他们可以去了解中国的农村、民间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打好后,他们俩就去德国上国中。

龚琳娜:我就是不「好好唱歌」 公众号 第4张

 龚琳娜在综艺节目展示自己的唱法学习笔记

他们一家现在住在一个白族院子里,龚琳娜开始教邻居唱歌。今天去他家明天去另一家,有时候邻居做了饭,她就一起吃饭,吃完饭继续唱歌。她在微博上感叹:「这就是生活!」

 

她面对的是中老年和小孩,大多数五音不全。她不教人家乐理,而是先练气,她唱一句,别人学一句。一段时间后,邻居们「五音都变全了」,还会唱两个声部。龚琳娜说:「他们喜欢唱歌,不是因为声音有多好,而是我教的方法让唱歌变得有趣了。」

 

她还在「喜马拉雅」上开设音频课程《跟著龚琳娜学唱歌》。「只要有网路,我就可以跟大家沟通。我们还是要传播中国音乐。我是一个歌者,怎么能没有我的听众和舞台呢?」

《歌手》竞演结束5天后,她就去了香格里拉,和在芬兰认识的藏族歌手学唱藏族祭祀歌。上综艺没有改变她的生活节奏,仿佛只是众多展示她「新艺术音乐」的一个窗口。她用来记录《歌手》的笔记本写完了,存到箱子里,接下来要用新本子分析《二十四节气歌》。

 

她时常去高原的山上练嗓唱歌,有时顺带采野菜,还能收获闻声而至的「小徒弟」,教她一首《太阳出来喜洋洋》。

 

她喜欢把这些日常发在微博上,那个在舞台上穿著霓裳衣裙,唱著诗经楚辞的龚琳娜,此刻和所有人没有距离。

来源|南都周刊

END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权请邮件:[email protected]。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后台回复「小南」试试看哦~

龚琳娜:我就是不「好好唱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