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土土絨

  據媒體報道,近年來高校畢業生不再一味地嚮往薪資水平高、福利待遇好的“格子間”白領,健身教練、電競選手、美妝博主,甚至是直播達人等薪資“輕鬆過萬”的職業,快速發展並興起,爲畢業生就業多樣性提供了各種可能。

  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這“條條大路”的數量卻不是一成不變的。在過去,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還比較低,社會存在的行業也比較少,人們的職業選擇空間也就相對狹窄。這些年來,隨着改革的深入,社會經濟迅速發展,行業門類日益齊全,各種經濟成分的中小微企業蓬勃發展,給予了人們豐富的就業選擇。尤其是新經濟產業的迅速崛起,更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據統計,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7.2萬億,位居全球第二位,佔GDP比重32.9%,對GDP增長的貢獻達到55%,成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預計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領域就業人口將超2億。不僅如此,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成爲更多業態萌發的“基礎設施”,在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中,不斷創造出新的就業崗位,甚至是新的行業。研究顯示,數字經濟每100個就業人口中,72個爲升級原有就業,28個爲新增就業崗位。

  經濟和技術的發展,爲新業態的出現提供了可能;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生活質量的更高要求,則成爲催生新興行業的直接誘因。在過去,人們往往滿足於“喫得飽”就行,但現在還得“喫得好”“想喫就喫”,於是餐飲外賣、生鮮外賣行業異軍突起;僅僅喫得好還不行,還要追求健康,於是運動健身成爲時尚的生活方式,健身行業成爲無數人投身其中的朝陽產業;僅僅活得健康也還不夠,還要活得漂亮,於是美容美妝行業蓬勃發展;滿足了物質需求,還得滿足精神需求,遊戲產業、網絡直播又成爲吸金“大戶”……

  舊的職業消亡、新的職業產生,這本是社會發展的正常現象。但是,高校畢業生更具靈活性、更個性化的就業選擇,並不是單純的就業觀念變化帶來的結果,而是整個社會發展綜合發展的成果展現。

  另一方面,新業態的湧現,又在不同維度上滿足着人們的個性化需求,讓每一個人都有可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和生活方式。因此,健身教練、美妝博主、電競選手、直播達人等職業月薪輕鬆過萬,並不是這些行業的定價偏高,而是無數消費者爲了滿足自身需求“用腳投票”的結果。

  都說“行行出狀元”,在行業不斷擴容的同時,就業市場也在擴容,“出狀元”的可能性也在擴大。正如筆者的一位朋友所說,她喜歡健身,是因爲健身教練讓她覺得積極昂揚、特別充實。我們應該感謝這些新興行業的從業者們,正是他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而豐富的業態模式,則見證着一個社會的開放度和活躍度,是社會最珍貴的財富,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的動力。

相關文章